当代教育科学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当代教育科学》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08/G4,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选题范围
根据《当代教育科学》的办刊宗旨和定位,主要刊发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性文章,不包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科教学、学前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章。
栏目设置
杂志实行固定栏目与动态栏目相结合的办刊方式。其中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发展、道德教育、管理与评价、决策参考为固定栏目,乡村教育、专题研究、比较与借鉴等为动态栏目。
文稿要求
政治方向正确,观点鲜明;标题新颖、简洁;内容力求科学性、前沿性、创新性,论证严密,语言表达准确,研究方法得当。正文字数应在8000字以上。
作者要求
《当代教育科学》作者一般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副教授职称以上。为切实保证文本质量,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为作者时,原则上一般要求导师署名第一作者。
稿酬
《当代教育科学》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刊发稿件实行优稿优酬。
其他
《当代教育科学》目前只接收在线投稿。请注意甄别,以免误投受骗。唯一投稿网址:http://journal.sdjky.net
《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重点选题
2024年,当代教育科学》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重要教育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始终致力于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2.中国特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3.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
4.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研究
5.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6.教育数字化研究
7.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研究
8.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研究
9.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10.课程教学理论创新与教材建设
11.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创新
12.教育家精神培育与高素质教师队伍发展研究
13.德育创新发展研究
14.中小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15.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16.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研究
期刊收录:
当代教育科学投稿需知:
为保证现代学术期刊编排的规范化,便于文献检索与评价,也使您的稿件能够尽快进入审编程序,来稿须符合如下一般性规范性要求:
1.文章题目:来稿需提供中英文文章题目。题名应言简意赅、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添加副标题。
2.作者署名及简介:论文作者须在题目下方署名。作者简介放在摘要和关键词之后,按以下顺序介绍:姓名(出生年),籍贯,性别,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作者还应在文章末尾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3.摘要:来稿须有中英文摘要,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4.关键词:来稿须有中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
5.基金项目(课题来源):凡获得基金或课题资助的文章,应在作者简介前注明“本文系******(项目编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6.正文:正文篇幅以8000-30000字为宜,使用WORD排版。正文内一般使用三级标题,如:一、(一)1.,尽量少出现图表。
7.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性文字,一般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一般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注释和参考文献分别集中列于文末,注释在前,参考文献在后。注释和参考文献序号均顺排。
文献载体类型标志:普通图书[M]、期刊[J]、学位论文[D]、报纸[N]、论文集[C]、资料汇编[G]、标准[S]、报告[R]、参考工具书[K]。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志为: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
著录规则示例如下:
注释:
①②整理自笔者2020年3月对H市某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册)[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2.
[2]张建国.德育课教学“活动性”的内涵、意义及实现条件[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9):72-76.(直接引用需标出具体页码,如2015,35(09):73.)
[3]余亭.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6:38-39.
[4]林国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向度[N].光明日报,2017-09-11(08).
[5]朱旭东,胡艳,等.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教师教育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8-136.
[6]杨慎.丹铅总录[G]//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8.
[7]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8]郭志明.美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的历史研究[C]//贺国庆.教育史研究:观念、视野与方法——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462-467.
[9]北大法宝网.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云01民终428号判决书[DB/OL].(2016-04-01)[2019-12-02].http://www.pkulaw.cn/case/pfnl_a6bdb3332ec0adc4b6936f25d321f4187ec2c6506f0e2ebbdfb.html.
[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14-08-18)[2019-12-2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7011/201408/174307.html.
[11]Bray, T. M.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M]. Paris: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1999:74.
[12] Ewing, H., Mathieson, K., Alexander, J. L., & Leafman, J. Enhancing the acquisition of research skills in online doctoral programs: The Ewing model[J]. 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012, 8(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