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
Geography Teaching
《地理教学》创刊于1959年,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地理教学》编辑部编辑出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创刊初期为不定期发行,后因发行量、读者需要与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历了双月刊、月刊至半月刊的发展历程。主要栏目有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初中地理、考试研究等,深受广大地理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者的喜爱。读者群体遍布中国各地,在海外也具有一定影响。
《地理教学》现为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编委会成员为我国地理教育教学一线的知名专家、学者。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地理教学》正在尝试着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突破原有的形式,力图运用新兴媒体,为中国地理教育教学与研究事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期刊收录:
地理教学投稿需知:
1.投稿文章结构
规范完整的投稿文章应包括以下九个部分,其中①②⑥为所有文章所必须,有些投稿文章可根据情况缺省其余的一些部分。投稿时缺省部分可在内容框中填“无”或“略”。
①文章标题(含副标题)②作者署名(含单位)③支撑项目 ④摘要 ⑤关键词 ⑥正文 ⑦参考文献 ⑧注释或说明
⑨英文信息(标题、副标题、姓名拼音)
2.编辑软件和文件类型
要求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编辑稿件,文件格 式为.doc或.docx,相应的pdf文件和其他文件作为附件。可以不提供附件。
3.页面设置和版式
A4页面,左右页边距3.17cm,上下页边距2.54cm(即WORD系统默认页边距)。
通栏排版(与杂志最终发表时的双栏排版不同,投稿时不得分栏)。
4.行距和段落
建议全文使用单倍行距(可全选按Ctrl+1进行快捷设置,可以有所变化以体现美观)。
建议段前、段后值均为0(美观的前提下,也可按软件默认的值不作调整)。
5.文章标题
文章标题应能准确表达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包括限定条件和研究方法,尽可能简洁,不宜使用缩略词。格式:黑体、小二号、居中。
文章副标题用以补充界定标题所未能述及的准确研究内容或列出研究案例,加破折号“—”。格式:仿宋体、小二号、居中。
6.支撑项目(脚注)
如有基金资助或项目支持,需提供基金或项目的名称及编号。在文章标题后以上标“*”的形式表示,基金和项目内容标注于首页脚注。脚注用短横线与正文隔开。
脚注内容部分以“*”(后有一半角空格)开头,格式:楷体、小五号,不缩进。
7.署名
署名代表著作权归属,按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大小先后排序。署名部分包括作者姓名及其单位。
①第一行(段)为姓名行,黑体、五号、居中。
如作者姓名为2个字,则中间空一全角空格;多位作者之间也空一全角空格。如同一作者属于多个单位,则在姓名后用上标1.2—···等代表其单位。如不同作者属于不同单位,则在各自姓名后分别用上标1、2······等代表其单位。如所有作者均属同一单位,则不用加注上标序号。姓名排列、字体和上标如:
“刘 涛'张近平12 刘诗薇3”
②下一行(段)为单位行,宋体、五号、居中。
单位写准确全称(即法人名称、单位公章上的名称),较大单位(如高校)加二级单位名称。二级单位与单位名称之间留一半角空格,后加半角逗号后接单位所在省级行政区、地市级行政区、邮政编码,“省”、“市”、“自治区”等字省略。省、市、邮编间用一个半角空格隔开。多个单位时,单位前面加阿拉伯数字序号(与作者姓名后的上标对应)和半角“.”号。两个单位之间加半角“;”。单位排在一个自然段,前后用全角括号。单位排列如:
(1.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101;3.常熟市中学,江苏 苏州 215500)
8.摘要
摘要是文章内容的缩短的、精确的、无须解释或评论的概括。即摘要是文章的微缩版,要求精练,但必须写出文章的全部实质性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和重要性、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意义或贡献(不加任何评述,如“重要的”、“积极的”等)等,不要写成引言。以第三人称(主语为文章、作者)方式表述,但省略第三人称主语。
①“摘要:”(冒号为全角)为黑体、五号:
②摘要内容为楷体、五号;
③段落宽度与正文段落宽度相同;④全部内容限一个自然段;
⑤段首缩进两个汉字:⑥摘要段前空一行。
9.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汇,可以从题名、摘要或主题内容中选用能反映文章特征的、通用性强的、为同行所熟知的词语。每篇文章提供3—8个关键词。
①“关键词:”(冒号为全角)为黑体、五号;
②关键词内容为楷体、五号;
③各关键词中间以全角分号隔开;
④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
⑤缩进两个汉字;
⑥关键词段后空一行。
10.正文标题
①一级标题:以汉字序号加顿号表示,即“一、”,黑体、小四号,缩进两个五号汉字位;
②二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半角)加点号(半角),即“1.”表示,黑体、五号、缩进两个汉字;
③三级标题:以加双括号(半角)的阿拉伯数字(半角),即“(1)”表示,宋体、五号、加粗,缩进两个汉字;④标题单独成行(段),标题后不要标点符号。
11.正文其他内容
①正文主文部分(即不包括案例和插叙的部分)为宋体(包括其中的英文字符和数字)、五号,案例和插叙部分为楷体、五号;
②正文中涉及的其它特定内容以其特别规定为准,如各级标题、图序图名、表序表名、表格内文字等。
12.表格
①每张表格要有表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标示(如“如表1所示”),全文按“表1”、“表2”、“表3”编号;案例或插叙部分(用楷体表示)的表格可直接使用原表序,也可全文统一编排表序;
②表格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该表的自然段结束之后:
③每张表格要有表名;
④表序和表名放在表格的上方;
⑤表序和表名之间空两个半角空格(一个汉字位)⑥表序表名为黑体、五号、居中;表序号用半角阿拉伯数字:
⑦表内文字用楷体、五号(包括表头行),如果文字量较多可用小五号:
⑧表宽采用两种最大约束规格,一是与杂志正式排版的页面分栏(宽7.8cm)等宽,二是与页面内芯(宽16.5cm)等宽;
⑨建议使用三线表。
13.图像
①图像严格要求采用嵌入式居中排版(即图像不要悬浮,图像所在行没有文字环绕);每行只排一幅图,即使宽度再小的图一行也不要排两幅;
②每幅图像要有图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有文字标示(如“见图2”),全文按“图1”、“图2”、“图3”编号:案例或插叙部分(用楷体表示)的图像可直接使用原图序,也可全文统一编排图序;
③图像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该图的自然段结束之后:
④每张图像原则上要有图名;⑤图序和图名放在图像的下方;
⑥图序和图名之间空两个半角空格(一个汉字位)⑦图序图名为黑体、五号、居中;图序号用半角阿拉伯数字:
⑧图幅宽度采用两种最大约束规格,一是与杂志正式排版的页面分栏(宽7.8cm)等宽,二是与页面内芯(宽16.5cm)等宽;
⑨图像清晰。一般要求分辨率大于300。建议提供photoshop、Visio 等常用专业绘图软件制作的图像源文件。图像文件单独保存,可以附件形式上传,在编辑部索取时能以单独图像文件方式提供;
⑩地图要求:最好由GIS软件绘制生成,要有线段比例尺,地图内文字宋体、小五号;江河湖海名称左斜,山脉名称右斜。涉及国界的地图要符合国家制图的
有关规定,中国全图不能少掉台湾省和南海诸岛区域。根据相关国家规定,作者在投稿时请注意:
1.在不影响文章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地图;
2.如必须使用地图,底图需来源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或地方地图官方网站;
3.重点区域尤其关注(如:使用到中国版图地图时,国界线需清晰正确,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南海诸岛等重要岛屿不可遗漏)。
14.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引用的文献必须注明准确的出处。
①正文中在引用文字结束位置后的右上角(上标形式)以“[]”中加序号的方式注明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整句都是引用句引用标号放在句末的标点符号之外),并在文后按序号列出相应文献。如文中多处引用同一文献,正文中仍按顺序编排,而文后则将不同序号(代表同一文献)并列放置在第一次出现该文献的地方,后面则序号跳跃不再重复出现该文献;
②“参考文献:”(冒号为全角)为黑体、五号,缩进两个汉字;
③参考文献汉字内容为楷体、五号,首行缩进两个汉字,英文和数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方法:先全选参考文献设为楷体,再全部设为“Times New Roman”字体,英文和数字变为“Times New Roman”,汉字字体不变,仍为楷体)
④参考文献中(作为格式)的标点符号(不包括文献题名中内含的标点符号)一律用半角标点(含半角括号),标点前后不留空格(英文参考文献的单词间有空格);
⑤多位作者间用“”隔开,多于三位作者的文献只列前三位作者,并加“,等.”,英文文献中三位以上作者用“.etal.”表示;
⑥参考文献标号“[]”后直接接作者姓名,不留空格。
15.注释或说明
指与文章相关的需要注释或说明的内容。作为文章组成部分的注释或说明放在参考文献之前,作为文章附属内容的注释或说明放在参考文献之后。参考文献不以注释方式出现。
①“注释:”、“说明:”(冒号为全角)字样为黑体、五号,缩进两个汉字;
②多条注释或说明以加图阿拉伯数字(即①②③....··)标序,楷体、五号。
16.英文标题(含副标题)和作者姓名拼音
包括:①对应中文标题(含副标题)的英文标题(含副标题),②一定长度的连接点号,③所有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①排在一个自然段;
②放在文档最后,投稿时复制填入投稿系统中“文章英文标题和作者英文译名”位置:
③宋体、三号,不缩进;
④所有实词和字母多于三个(不含三个)的介词、连词首字母要大写。姓和名拼音之间留一空格,姓首字母、名首字母大写。如“陆小芳”译为:"Lu Xiaofang”。
17.其他要求
①计量单位和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规定的单位及符号;
②文中外国人名统一为中文,可加括号注明其英文名:
③中学教材中的课题名加引号,不用书名号:④字、词运用准确。文句主谓宾完整,结构规范。全文语言表达准确,行文流畅;
⑤文章篇幅应与其创新程度、价值水平相适应。全文在6000字以内为宜(含图,图按其占版面折算字数),有较高价值的文章篇幅可加长,但一般也限定在12000字以内;
⑥论文完成后“咬文嚼字”、朗读校对,消除病句、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