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SCD国家级

Big Data Research

《大数据》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321/G2,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学术指导: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

《大数据(Big Data Research,BDR)》的办刊宗旨是“以开放、创新姿态,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技术交流,推广创新成果,服务大数据社会”。编辑方针和业务范围为:报道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中具有前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的产业与技术发展见解;产业的新研究应用成果与发展动态;关键技术、热点的前沿性研究与应用;具有先进性和推广价值的应用方案等,有效促进我国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交流,全方位展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技术趋势和创新应用成果,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使大数据技术真正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

主要栏目:

聚焦:对大数据中的前沿学科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探讨或借鉴相关技术领域发展,指出后续可行的发展方向。

专题:对大数据中的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进行专题策划,覆盖其各个关键的、具有重要进展的子领域的研究成果,邀请相关领域权威科学家作为特邀责编,进行组织策划。

研究:刊载具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大数据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描述其科学研究过程、进展和结果,探讨科研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说明验证其成果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应用:展示大数据领域中具有典型性、可大规模推广的、具有创新性思想的应用案例,阐述其设计理念,设计、应用、实施的关键手段及方法,透彻分析其应用价值,探讨其借鉴意义。

论坛:对大数据中学科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科研推进策略或重大科技规划发表评论,对其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理论问题提出看法。

动态:大数据领域中最新重大研究成果的报道;最新相关重要学术动态;最新国内外出版的相关优质图书的述评。

期刊收录:

大数据投稿需知:

特别提醒:本刊使用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重复率检测,要求文字重复率不超过20%,否则将作退稿处理。

稿件格式要求

行文次序

中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英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国家名,摘要,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及其顺序应该对应。

标题(中文)

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中文标题一般应少于15个字,最长不要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正规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章有基金资助的,需要在中文标题右上角加上脚注符号“*”。

作者署名

文章的作者署名在标题之后。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为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氏与名均不缩写,作者名之间用逗号连接。例如:WANGXilian(王锡联),ZHUGE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多位作者属于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加上角编号,以标注其工作于后文的哪些工作单位。例如:王锡联1,2,诸葛华2;WANGXilian1,2,ZHUGEHua2。

作者单位

包括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单位名称与城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作者工作单位需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作者工作单位的英文还应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多位作者属于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加上角编号,在单位一项中顺序列出具体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等。例如: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安徽合肥230001;2.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1.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echnology,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2.BUPT,Beijing100876,China。作者单位应采用其公开正式名称,准确完整,不要随便用简称。如中国联通,其完整名称应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要素一般包括:①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要范围;②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③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④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⑤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编写摘要时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中已成常识的内容,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编写英文摘要时,目的、方法、结果用过去时态,结论用一般现在时态。一般200字左右。

关键词

关键词列于摘要之后,为文章中涉及的核心词语、关键性的名词,一般为3~8个。

基金项目

对于研究性文章,如果得到国家、部委、社会性基金的支持,应在文章下面标出基金名称、项目标号(中英文对应给出),以体现研究的出处和价值。放置于文章首页的左下方,用“*”引出,在后面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9637050);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项目(No.2012ZX01045003)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59637050);The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MajorProject(No.2012ZX01045003)

正文

中文字体采用宋体,西文字体采用TimesNewRoman,涉及的单位使用国际标准代号。小数点前后按照3位一个间隔的方式表示,如1000.001002。量与单位之间有一个间隔,如:3km。

所有外文变量、矢量、矩阵(包括上下角标)用斜体,单位和常量用正体,不用公式编辑器生成。

英文缩写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其中文名称和英文全称,如: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数字用户线),并且在全文中应保持一致。

图、表、公式

在正文中以文字引出相应的图/表/公式,图/表/公式放置在相应引出文字的段落后。图/表/公式中字样需清晰可识。图/表应有图/表号、图/表名,公式一般应有序号。正文内容应与图/表/公式相对应,一致。图/表/公式中中文字体采用宋体,西文字体采用TimesNewRoman。

不同的图应是独立的图片文档,标明图号。图的绘制使用“Word图片工具”,为灰度图,通过使用黑灰白色调(灰度按25%、50%、75%等比例增减),不同粗细和形式的线条能够清楚表示。框线用0.75磅,连线用0.5磅;箭头用箭头线中最小号。图中文字使用文字框录入,字号全部统一,文字尽量不压线。图片若为扫描图片,最低要求为600线TIF图,或者提供图片原稿。对于坐标图,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名称和单位应标出。一个图包含多个分图的,用(a)、(b)、(c)等标示,且需给出总图名和分图名。

表尽量采用三线表形式(无竖线、斜线),不使用图片格式。

所有的公式用MathType公式编辑器生成。定义公式尺寸,标准用10磅字大小;其他的用默认值即可。公式编辑完后的大小应为100%,不要缩放。公式后编号的括号请用全角(即用中文输入状态输入的括号),不使用半角括号。

参考文献

对于深入研究开发类、综述类文章,为了说明自己文章的可行度,论据的来源,研究借鉴的思路,列出相关参考文献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排在正文之后,在正文中可以全部引出也可以都不引出。全部引出时,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后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须与其一致。

参考文献应规范,一般有期刊,会议录,论文集,图书,国际上的标准化组织或论坛推出的标准、建议、草案等。如原参考文献为中文请对应给出英文版本。

每篇文献保留三位作者,其余省略,中文省略形式以“等”表示,英文省略形式以“etal”表示。凡以外文表示的作者名字母一律大写,姓氏在前(全称)、名字在后(全称)。

期刊文章的格式为:作者名.文章名[J].杂志名,年,卷次(vol)(期次(No)):页码。

会议录的格式为:作者名.文章名[C]//会议名,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城市,国家).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会议年:页码。

草案、建议、标准的格式为:标准或建议的组织(如ITU、3GPP等).建议的编.建议的名称号[S].建议发布的时间(年)。

书籍的格式为:作者.书名号[M].出版地:出版社名,年代:页码。

学位论文的格式为:作者.论文名[D].城市:学校名,年代:页码。

作者简介

每篇文章都要有作者简介及照片,放在参考文献后,包括所有作者,作者出现顺序与文章作者署名顺序一致。请按以下顺序给出全部作者的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单位,职称,职务及主要研究方向。附所有作者免冠照片。照片要求1寸证件照,300像素以上。

主要栏目:

聚焦、专题、研究、应用、论坛、动态

期刊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大数据数据统计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我们提供的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

学术顾问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晋升难度.

杂志推荐

杂志推荐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论文撰写指导

论文撰写指导

编辑一对一撰写指导,论文疑难解答,轻松应对退稿、返修.

大数据相关评论:

邴***

2024-12-20 14:50:54

审稿速度(一个月)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发表时间太长了!现在开始排队,要等到明10月份。

宗***

2024-10-19 03:56:07

大数据投稿质量高。而且编辑态度好,比较负责。审稿和发稿周期也比较短。比较愿意投大数据。稿件审查很严格,审稿意见对投稿人有很多帮助

第五***

2024-07-19 22:26:00

初审,外审,编辑审到退休共花了22天,杂志编辑看得很仔细,连错别字都找出来了。提出的修改意见真的是一针见血,论文的漏洞被找出来了,经过修改,最终录用。

贝***

2024-07-17 02:56:27

大数据包装得很好,内容丰富有趣,通俗易懂,印刷精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很能吸引人,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是正版!而且快递给力。投稿网服务态度好。值得拥有。

公仪***

2024-04-28 00:50:28

审稿专家很犀利,提的问题很专业。想避开的问题都提到了,最后补充数据录用了。等待发表。

储***

2024-03-16 22:28:26

大数据杂志的审稿速度1.5个月吧,修回后当天正刊录用,前面有同学说“10月11号投稿,责编后直接进入审理中,没有让修改”,我是10月22号投稿,有一个阶段那位同学类似,不过差不多2周后就有结果了,比较好中,祝好运。

东郭***

2024-03-04 12:04:51

大数据编辑态度很好,审稿人速度超快,一个审稿人送审后第二天返回意见,另外一个半个月。一个修改再审,一个修改录用,最后修改了一下再审录用。

钟离***

2024-02-04 15:11:48

总体感觉,该期刊对稿子的创新很看重,并且要求论文内容要扎实。认真修改审稿人要求的内容也非常重要。编辑很nice,稿件处理效率非常高且快,态度也超好。同时非常感谢审稿老师的专业和可塑性的建议。

焦***

2024-01-16 11:34:45

非常好的一个杂志,处理速度快不拖延这是很重要的,不管中不中编辑尽快处理就会让作者很开心。当然很庆幸的录用的~不知道推荐谁,所以没有推荐审稿人。但是编辑部找了两个审稿人,都是领域相关,审稿人很用心的提了一些意见,由于第一次投了这个杂志,写的不是很好,但是专家非常的认真,还帮我改了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一定要给杂志一个大写的赞~~~

段干***

2024-01-11 15:29:50

今投了一篇,20天直接就录用了。出版速度还可以,过了4个月就出版了。不过影响因子还是可以的。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