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皮肤病学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实用皮肤病学投稿需知: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原由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北京军区总医院主办、皮肤科及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承办,现由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病专业学术期刊,自2010 年连续14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立足于提高皮肤性病诊断水平、跟踪治疗进展;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做皮肤性病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临床医、护、技人员的良师益友。刊出内容注重实用性,突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诊治研究和疑难病例报道,并及时跟踪皮肤病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如高科技物理诊疗技术、损容性皮肤病的光电治疗、微创面部年轻化整合医学技术、小儿皮肤病诊治、激光美容医学与注射美容技术等。同时为各类型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研究性学术论文开辟了绿色通道。所有文章均按国际标准配有中英文对照摘要,期刊影响力正逐步向国际化扩展。设立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继续医学教育、综述、皮肤外科、皮肤病理、医学真菌、变态反应、皮肤激光与美容、性传播疾病、中医中药、皮肤科教学、病例报道、新技术新方法、学术争鸣、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等20余项专栏。
1 撰稿要求
1.1 文稿 来稿应为皮肤性病学及相关学科的稿件。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文字精练。述评、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类文稿6000字以上,其他文稿4000 字以上,病例报告等文稿2000字以上。
1.2 文题 要简明、醒目、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目以不超过 20 个汉字为宜,尽量不设副标题、不使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英文题目不宜超过10 个实词。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所有学术文稿均需有中、英文题目及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
1.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在文稿首页左下方标注。 如作者单位为2个或2个以上,可在文题下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 1、2 等序号,并将单位全称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处。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1.4 摘要 学术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 及结论四部分。述评、专家论坛、技术交流、综述等可采用指示、报道性摘要。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 不用 “ 本文 ”“笔者”“本人” 等主语,应包括全文重要信息,不得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前须以英文依次写出题名、所有作者汉语拼音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中文摘要一般 300~500 个汉字,英文摘要约400 个实词。中、英文摘要内容要相互对应。
1.5 关键词 学术论文均需附中、英文关键词 2 ~ 5 个。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entrez/query.fcgi)中选取。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 “;” 分隔。
1.6 标题层次 正文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全文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 4 个层次 , 各层次小标题顶格写,2位数字之间加下圆点,末位数字后不加标点。文内连排序号使用圈码表示,如①、 ②……。
1.7 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暂未公布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已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
1.8 图和表 每幅图表均应冠有图(表)题,序号需标记清楚;说明性文字置于图(表)下方。图表中文字尽量不与正文重复。一般使用三横线表 (顶线、表头线、底线),表中不用斜线、竖线、边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 t 值、P 值等)可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应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 7.5 cm,通栏图不超过 17.0 cm,线条图高与宽的比例以 5∶7 为宜。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皮肤科临床照片力求显示皮损典型、清晰(色彩鲜明、色真、背景不宜杂乱,以蓝色或黑色为佳、照像部位避免涂抺碘酒等有色物),治疗前后照片部位、尺寸、角度及曝光条件一致,局部皮损照片应有部位参照;病理图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所有图片像素应不低于 2 M,分辨率 300 dpi。
1.9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kg • min)的形式。
1.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 ~ 95%,(50.6 ± 0.8)%不能写成50.6 ± 0.8 %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
1.11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将阿拉伯数字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标出,同时顺序排列于文后。每篇文献题名后需标注文献类型。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相应文字。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文末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如下:
【杂志】
[1] 王洪生,李晓杰,吴勤学,等. PCR直接检测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0):593-595.
[2] Artuc M,Hermes B,Algermissen B,et al.Expression of prothrombin, thrombin and its receptors in human scars [J].Exp Dermatol,2006,15(7):523-529.
【书籍】
[3]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 [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6-922.
[4] Wolff K, Johnson RA, Suurmond D. Fitzpatrick′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M]. 5th ed. New York:McGraw-Hill, 2002:226-230.
【报纸】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N].人民日报,1996-10-25(2).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 更新日期.
[6]Abood S.Quality improvement initiative in nursing homes:the ANA acts in an advisory role[J/OL].Am J Nurs,2002,102(6):23[2002-08-12].http://www.nursingworld.org/AJN/2002/june/Wawatch
2 投稿要求
2.1 本刊所有稿件操作均使用《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网上投稿系统完成,详情请登录http://sypf.cbpt.cnki.net。投稿同时请将单位推荐信一并上传至投稿系统。单位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核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
2.2 来稿须清楚的注明作者通信地址、邮政编码、E-mail,并留下便于联系的手机或固定电话。请作者在文稿第一页左下方逐项写明以下内容: 基金项目或攻关课题:论文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军队相应级别)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此处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作者单位: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单位所在市 邮政编码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向及E-mail 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只需写明姓名和E-mail,且通信作者一般只列一位。
2.3 本刊设立“快速通道”服务,对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的论文、省级以上科研立项或获奖项目、研究生论文, 可加快审理,符合要求者优先刊用。
2.4 凡投寄本刊的稿件,3个月内(以稿件回执日期计算)给予回复审稿意见,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作者可登录网上投稿系统,点击相关网页自行查询稿件处理状态,并可在网站上与本刊直接沟通。本刊也同时采用E-mail方式与作者联系修稿事宜。
2.5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 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2.6 版权 来稿由作者亲笔签署“《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书”,一经刊用,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等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