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zhou University
《贺州学院学报》前身是《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学报》,创办于1984年(内刊),1998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更名为《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季刊),2006年8月,更名为《贺州学院学报》。
《贺州学院学报》是贺州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全国统一刊号:CN45-1353/Z,国际连续出版号:ISSN 1673-8861。
《贺州学院学报》宗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服务,以营造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为目的,追踪学科前沿,突出地域特色,推动学术创新。
《贺州学院学报》常设栏目主要有:南岭民族走廊研究、语言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转型发展研究等。来稿必须为原创性或述评性论文,要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和科学性,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和结果可靠,并保证未投其他刊物。
《贺州学院学报》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网》《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收录期刊,入编超星“域出版”平台。获第二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广西高校学报优秀期刊、广西高校精品学报等荣誉称号,《语言学》栏目分别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南岭民族走廊研究》栏目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期刊收录:
贺州学院学报投稿需知:
1.《贺州学院学报》(季刊)系贺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常设栏目主要有:
①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南岭民族走廊地区、桂北、粤北、湘南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历史研究,等等。
②语言学研究:方言学、 音韵学、训诂学、 文字学、词汇学、词用学、修辞学、语源学,等等。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④文学与艺术研究。
⑤经济与管理研究。
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
⑦转型发展研究: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等。
2.凡来稿请参照本刊网站上的“《贺州学院学报》投稿样式”并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排版好,校对无误后通过本刊网站(http://wzgz.chinajournal.net.cn/)的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3.稿件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炼,使用规范汉字,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图片要清晰,并具科学性、创新性、探索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文稿字数以7000-15000字为宜。
4.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5.摘要250-300字,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得出现“本文”“我”“笔者”等。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可选3-5个。
6.引文务必准确无误,并注明出处。注释一般要求文末注,注号采用①、②、③等。参考文献置于注释之后,注号采用[1]、[2]、[3]等,并依次标明:注号、作者、篇名、刊名、出版年、期次、页码。具体参考文献须按标准著录,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
7.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来稿是基金项目,请于首页页脚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优先发表。
8.作者文责自负,不代表本刊观点。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适当删改。
9.所有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如未接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10.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超星”等,作者在自愿投稿我部的同时即被视为同意授予我刊入选相关数据库的权利。作者来稿一经采用,即赠送样刊两册。
11.本刊不会以任何名义向作者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等费用,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征稿。所有刊发稿件将给予作者一定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