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药学
Pharmacy Today
《今日药学》杂志于1991年创刊,为中国药学会与广东省药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药学学术期刊,拥有国家和省两级最大综合性药学社团专业人才荟萃、会员众多、影响广泛的优势,是广大医药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和成果的服务平台。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50/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229X。
《今日药学》杂志以临床应用为主的药学期刊,栏目涵盖与药学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医院药学、药事管理、超说明书用药、外科药学、继续教育园地等。
优质稿件,投向《今日药学》,事半功倍,理由有三:
一、国家级期刊、更宽广的平台
《今日药学》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广东省药学会共同主办。杂志的编辑、出版等标准要求都严格按照中国药学会全国性学术期刊的标准执行,并进入各大文献检索数据库,保证优质稿件被充分引用。中国药学会每年组织期刊审计会,对所属全部杂志各项指标进行自评、他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期刊质量!
二、高水平论文、优先免费发表
为鼓励高水平、高质量学术论文,推动药学科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今日药学》杂志对省级(含省会级、副省级城市)及以上政府科研立项项目资助的优秀研究性论文、全日制高校研究生的优秀课题研究论文免收版面费。对这类论文,本刊一律进入绿色通道优先刊发。
本刊不委托任何论文代发机构!请直接从本刊官网投稿。
三、评选优秀论文、拓宽同行认可
2015年开始,《今日药学》杂志对本刊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选;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将评选结果在本刊登出。同时,获奖论文还将被优先推荐参加广东省科协、中国药学会等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使优秀论文和作者得到更多同行认识、认可。
《今日药学》:立足今日,放眼未来!专业视野,天下情怀!
我们愿与全国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为推进药学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成果展示、信息沟通、安全合理用药,做出奉献!
我们愿意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为您、为广东、为全国、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努力!
《今日药学》期待您的来稿!欢迎订阅!
期刊收录:
今日药学投稿需知:
《今日药学》杂志,刊号CN44-1650/R,国际刊号ISSN 1674-229X,邮发代号46-170。于每月25日出版。本刊主要栏目有:论著、荟萃分析、药学进展、医院药学、药事管理、药学教育、继续教育园地等。
《今日药学》杂志积极鼓励高水平科研论文的发表:省级、省会级城市以上政府科研立项项目论文免收版面费、在校学生研究性论文酌减版面费,并优先安排发表。衷心希望广大药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来稿。
我刊会对来稿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按规定文章文字复制比超过25%视为学术不端行为,责任自负,如因作者原因造成的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到我刊权益,我刊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提醒广大投稿作者,注意所投稿件的原创性与真实性。
1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侧重实用。
1.1文稿力求简明精炼。论著一般勿超过5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献),并附500字内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1.2论文若为基金资助项目的,请在文稿下方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于投稿时提供基金资助合同扫描或者拍照后的电子版图片,于我刊投稿网站相应基金证明文件一栏上传。
1.3投稿时请登录本刊唯一的在线稿件采编处理平台(http://www.jinriyaoxue.com)注册后投稿。投稿同时请银行转账到本刊银行账号,稿件审理费100元。备注上请注明投稿编号及第一作者姓名。定稿后,收取发表费。发表费:每1000字符500元,表和图按所占版面大小收取,一般每个图或表收取50-200元,本刊为黑白印刷,如有彩图请联系本刊编辑部。
1.4来稿恕不退稿,请务必自留底稿。
1.5向本刊投稿后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对该稿的处理通知,作者可联系本刊编辑部处理稿件。
1.6来稿采用与否,均由本刊编委会审定。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版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则与作者商议。请作者务必在收到我刊退修意见后15天内,将修改后的文章发至编辑部,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与本刊联系。如1个月未修回,则作撤稿处理。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事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或抄袭他人稿件。
1.7经审阅后退修的稿件,作者应根据审稿意见做出相应的修改或针对审稿意见给出详细的回复与说明,再将修改稿电子版上传至我刊稿件采编平台。
1.8来稿刊登后,作者需支付杂志快递费或备注到付,编辑部会寄给作者当期杂志2册。本刊已加入有关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有关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
2文稿的撰写要求
文稿请用五号字,中文请使用宋体,英文及阿拉伯数字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1文题
中英文文题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英文缩写或非规范的医学名词、化学式、公式等。
2.2作者
应是论文学术内容的创造构思或设计者;稿件起草撰写者;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本文有贡献而不具备作者条件的其他人员可写在致谢项中。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仅一个单位者不标注),在作者后依序标注作者单位。论文首页页脚附注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技术职称、联系电话及E-mail)。英文作者及其单位需与中文内容对应。
2.3摘要
论著类文稿应有结构式摘要,且中英文摘要相互对应。内容明确列出4个要素,即目的(OBJECTIVE):研究目的和涉及范围;方法(METHODS):所用的原理、条件、材料、工艺、手段等;结果(RESULTS):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等;结论(CONCLUSION):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2.4关键词
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一般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排列应一致。
2.5文内标题
一级标题序号用1,2,3……;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余类推。一般不超过4层。
2.6外文大小写、正斜体
外文大小写、正斜体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用斜体;生物的属名、种名等用斜体;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s(均数±标准差)等;拉丁词如in vitro,in vivo,in situ,et al等也用斜体。
2.7量和单位
严格执行GB 3100~3102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v(速度),F(力),E(能量),吸收度(A),等。单位符号用正体,如:1 mg,1 min,1 MHCl应为1mol/LHCl,转速rpm应为r/min。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c/(mol·L-1)。在一个组合剂量单位代号内,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写成mg·kg-1·d-1。
2.8数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应注意有效数字的使用。平均数应写出标准差(x±s)。百分数范围应写为20%~30%,不应写成20~30%。
2.9代号和缩写
文中可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例如:1秒,1 s;2分钟,2 min;3小时,3 h;4天,4 d。相对标准偏差RSD,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灌胃ig,口服po。
2.10医学名词及药名
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
2.11图表
应尽量少用或精简,能以文字叙述则不用表和图。表用三线式表,表号、表题均置在表上方,插图需用绘图墨水在绘图纸或优质白纸上绘制,线条应光滑均匀。图中文字尽量少注。照片必须黑白对比清晰。图号、图题及说明均置图下方。应有自明性,力求简明,避免与正文重复,并置于文内相应处。正文与图表中数据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相互一致。图表要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目及说明;题目要附英文对照。图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词等必须与正文中所写的一致。
2.11.1图的制作图序、图题居中排在图下方,图例置于图形与图题之间。图中文字与符号应用电脑植字,不用手写。字号以小5号(9磅)为宜。也可提供原图或复印件,大小不限,不必用描图纸绘制。如用扫描等数据采集图,线条图用600 dpi,TIF格式,灰度图及彩色照片用300 dpi,TIF或JPG格式。
线条图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为5∶7左右。如为坐标图,纵、横标目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居中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
照片图要求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涉及尺寸的照片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
化学结构式使用ChemDraw或CHemWin绘制。
2.11.2表的制作应按统计学的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主、谓语位置合理。采用三线表。每表均应有序号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印在表的上方。表中不设“备注”栏,需说明的事项在表下以简练文字注释。
标目词表的各栏应标明标目词,参数栏的标目词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如表中所有参数的单位相同,可标注在表的右上方,或表题之后(加括号)。各栏参数单位不同,则应将单位符号加括号标注在各栏标目词后。
表中数字同一栏的数字必须按位次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如未测或无此项可空白,未发现用“-”,但表下均应简单注释;结果为零用“0”。
2.12参考文献
仅限亲自阅读过的近年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按在文中首次出现顺序编号,在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出。一般论著20条以内,综述20条以上。参考文献的作者(主要责任者)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 al”)。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①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作者超过3个的用等代替).文献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
[2]金显贺,望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②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
[1]奚念朱,顾学裘.药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44.
③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如: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10]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3100-3102量和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