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农业工程》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农业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11年,月刊。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602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1795。本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首批学术期刊,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将同时被其收录。
办刊宗旨:解读农业工程政策,聚焦农业工程各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成套技术系统集成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示范,搭建农业工程交叉学科产学研集成信息平台,推进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读者对象:农业工程各专业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和推广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报道范围: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计算机技术、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以及与农业工程领域相关的农学与生物技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综述、实用技术研究、新产品推广以及生产实践运用成果报告。
栏目设置
(1)综述与评析
报道范围:农业工程领域各分支学科或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预测发展趋势,结合个人研究提出启发性评价及见解。
(2)装备与机械化
报道范围:动力机械(拖拉机、农用车辆、内燃机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畜牧机械等农业装备,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等。
(3)信息与电气化
报道范围:农业智能系统工程,计算机农业应用技术,农业遥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农村电气化与管理信息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节能节电技术等。
(4)生物环境与能源
报道范围:动物养殖模式、工艺及畜禽舍环境调控,植物工厂环境调控及园艺技术,废弃物处理,农村能源(役畜、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矿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开发利用等。
(5)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
报道范围: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种子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油脂加工、食品加工、酿造、工艺品加工、工业原料加工,以及各种农产品的品质检测、分级、包装、保鲜与贮藏等。
(6)食品科学与工程
报道范围:天然产物提取与食品添加剂,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营养学,食品品质与安全控制,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等。
(7)水土工程
报道范围:农业水利,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体机械,灌溉理论、技术与设备开发,水肥调控技术,作物根冠调控技术,土壤水、溶质运移规律,水环境评价,水文学与水资源等。
(8)土地资源管理
报道范围:耕地质量监测与粮食生产能力,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征地制度改革与“三农”问题,乡村景观规划与生态退耕,土地管理与公共政策,3S(RS、GIS、GPS)技术及其应用等。
(9)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
报道范围:机械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化设计与仿真、计算机辅助制造、加工制造工艺、配套件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塑性成形与模具等。
(10)教学研究
报道范围:农业工程领域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经验等。
(11)农学与生物技术
报道范围: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植物营养、园艺、土壤肥料、微生物等。
(12)农业经济管理
报道范围: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畜牧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合作经济、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涉农企业等),农村公共品供给,项目评估,“三农”问题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史等。
(13)国外研究
报道范围:介绍国际农业工程领域各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等。
期刊收录:
农业工程投稿需知:
1 文题 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便于检索,不超过20个字。语法正确,用词规范、准确。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须在首页末详细注明“XX基金资助项目”,并务必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到二级单位)、城市和邮编。
2 摘要 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或结论),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避免叙述常识性内容;尽量用具体数据说明该研究取得的进展或成效;避免出现公式、文献序号及评价性语言等内容。
中文摘要下接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及单位(到二级单位))。英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和主要结论,可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字数不得少于100个实词。
3 关键词 要求3~5个,应能反映论文所属的专业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尽量使用《机械工程叙词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也可使用专业规范术语。关键词规范程度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频率,请作者仔细推敲。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并与英文摘要用词一致。
4 中图分类号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一书标识分类号,一般标识一个,应用型论文根据内容也可标识两个。
5 作者简介 在文稿首页末著录以下项目: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姓名,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E-mail地址,联系电话。
6 正文 要求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准确、简洁。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尽量通过实验(客观实际)和数据说理。各章节的内容不要重复。对论文采用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不必详细阐述,注出参考文献即可,尽量将研究方法和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论述。
标题 各级标题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左起顶格连续编码。标题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3~5个,各级标题与该节内容必须相符,标题之间以及标题与论文题目内容不能重复。各级标题应反映出论文清晰的结构层次。
引言 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研究目的,以及相关领域目前的研究重点、存在的问题,也可点明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等,原则上不超过500字。要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含有结论性内容,最好不要出现图表和公式。注意不要展开评述,根据需要列出文献即可。如果引言内容过多,可将其中部分内容提出作为单独章节。
结论或结束语 结论或结束语不是正文中各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以正文中的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精辟、简洁地指出论文研究结果,尽量避免与引言内容重复。
插图 须提供图形文件。若是Office生成的图形文件,可直接插在DOC文件中;若是其他软件生成的,请提供独立的图形文件。插图的具体要求如下:①图中文字标注均用中文,图上符号形式(大小写,正斜体,角标,黑白体)及数据应与正文完全一致,每幅图应写出图号(全文连续编号)、中英文图题和图注。②坐标图不要网格线,须标明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中文名称、物理量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坐标值应等间距,多个图例应使用易分辨的符号,不要用颜色来区别。③表达机构原理的插图建议不用照片,而用结构简图表示。④结构图中的部件名称用序号标注,并在图注中加以解释,序号应按一定方向(顺时针)标注。
表格 表格必须按国标做成三线表(可加辅助线),表头不允许出现斜线;应有中英文表题;物理量的中文名称、代表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三项要著录齐全(如:压力p/kPa),并与文中使用完全一致。
若不影响正文叙述,不必列出文献中已有的图表。表和图表达同一内容的,只保留其中一个。
公式 公式居中排,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须清晰明了,重要公式后面排序号。公式中的符号解释用双连线“——”表示,不要接排,同一符号出现在不同公式中只解释一次。
符号 来稿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注意:①一个物理量只能用单个字母表示,不能用多个并排字母表示。②不同的物理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可用不同的下角标加以区别)。③矢量、张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表示。
7 参考文献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按出现次序连续编码,并置于方括号中([])作为右上角码标注出。如文献序号作为文句的组成部分,则写为文献[],如“方法见文献[3]”。文献序号不要放在各级标题上。正文中无法标出引用文献具体位置的,可放在所有文献的后面标出。每篇论文应保证一定的文献数量(不少于10条),不要引用网络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说明:中外文作者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几位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姓名之间空一格,名字缩写只取字头不写缩略点。例:Adrian R H。作者超过三人的,只著出前三位作者,然后加“等”,不超过三人的要著录全。
8 修改要求 修改前应仔细阅读本刊撰稿要求和修改意见,务必在一个月内将修改稿通过本网站上传。修改稿要求提供DOC文件,主题应写明“修改稿”,同时注明稿件编号。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修改返回的,须电话或E-mail告知编辑部。
9 论文刊登 返回后的修改稿,将按来稿顺序安排出版。编辑部会与作者联系收取版面费和其他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