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农业考古》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69/K,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
期刊收录:
农业考古投稿需知:
农业考古杂志投稿须知:
1、《农业考古》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学术性为主,兼容资料性知识性,欢迎着重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化学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论文、简报及调查报告等稿件,也欢迎其他关于国内外农业史方面的文章。
2、《农业考古》为双月刊,其中第1、。
3、。
4、6期为综合性(农、林、牧、副、渔等)农史研究,第2、5期为“中国茶文化”专号,专门发表有关茶文化的研究论文3、本刊坚决贯彻“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实行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适当删改和删节权(但不改变作者观点),不愿删改、删节者请预先声明。严谨剽窃他人成果。限于人力物力,本刊一律不退稿。来稿三个月若无答复,可自行处理4、本刊图文并重,凡涉及考古发现和民族学调查资料,请尽量附以照片和插图。为便于纸版,照片尽可能放大四寸以上。
5、论文格式应符合本刊要求:1、论文依次由标题、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学位、单位和职称、研究方向)、注释、参考文献组成2、若是省部级以上的立项课题,请在论文首页左下角注明课题的立项者、名称和编号3、准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用小圆圈如①②,按先后次序标注,并与问候的排序一致。参考文献是写作论文时所引用的文献和参考的书目,在正文中用数字加方括号如[1][2],按先后次序标注,并与问候的排序一致。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时,用同一序号标注。文献的卷数、卷名和页码在正文标注序号右上标如[2](卷十一《风俗志》P234)。格式如:[4]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魏伟.中国荒政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投稿邮箱来稿一律需电子版。。
7、编辑部电话。
8、通讯地址。
9、来稿刊用后,酌付薄酬。。
10、我部已与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了《CNKI数据库》原文收录协议及数字优先出版协议。若作者不同意自己的稿件被收录,请在来稿中注明;否则,一并视为同意。有关被收录稿件的版权费已在我部汇出的稿费中支付,特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