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杂志是核心期刊吗?大数据杂志是什么级别的核心期刊?
时间:2024-11-20 12:30:12 来源:学术文海
大数据杂志不是核心期刊,大数据杂志是SCD、国家级期刊,投稿难度一般。杂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复合影响因子:3.081,综合影响因子:1.813,适合计算机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聚焦、专题、研究、应用、论坛、动态。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9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大数据简介:
《大数据》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321/G2,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学术指导: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
《大数据(Big Data Research,BDR)》的办刊宗旨是“以开放、创新姿态,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技术交流,推广创新成果,服务大数据社会”。编辑方针和业务范围为:报道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中具有前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的产业与技术发展见解;产业的新研究应用成果与发展动态;关键技术、热点的前沿性研究与应用;具有先进性和推广价值的应用方案等,有效促进我国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交流,全方位展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技术趋势和创新应用成果,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使大数据技术真正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
主要栏目:
聚焦:对大数据中的前沿学科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探讨或借鉴相关技术领域发展,指出后续可行的发展方向。
专题:对大数据中的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进行专题策划,覆盖其各个关键的、具有重要进展的子领域的研究成果,邀请相关领域权威科学家作为特邀责编,进行组织策划。
研究:刊载具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大数据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描述其科学研究过程、进展和结果,探讨科研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说明验证其成果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应用:展示大数据领域中具有典型性、可大规模推广的、具有创新性思想的应用案例,阐述其设计理念,设计、应用、实施的关键手段及方法,透彻分析其应用价值,探讨其借鉴意义。
论坛:对大数据中学科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科研推进策略或重大科技规划发表评论,对其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理论问题提出看法。
动态:大数据领域中最新重大研究成果的报道;最新相关重要学术动态;最新国内外出版的相关优质图书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