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基础科学> 气象学> 干旱气象> 干旱气象杂志是SCD期刊吗?

干旱气象杂志是SCD期刊吗?

时间:2024-11-21 10:30:00 来源:学术文海

干旱气象杂志不是SCD期刊,2024年最新版SCD《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目录公布,本次更新后干旱气象杂志不在最新的目录中。

SCD期刊目录是什么?

SCD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又称科学引文数据库,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独立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内引文数据库。2024年最新版SCD期刊目录已公布,本次目录变更巨大,从去年2860本期刊删减到2534本期刊。

SCD期刊目录共涉及14个大类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如下:

理学:共收录198本期刊 工学:共收录405本期刊
农学:共88本期刊 医学:共收录209本期刊
哲学:共收录52本期刊 经济学:共收录97本期刊
法学:共收录281本期刊 教育学:共收录142本期刊
文学:共收录164本期刊 历史学:共收录70本期刊
管理学:共收录172本期刊 艺术学:共收录83本期刊
交叉学科:4本期刊 综合学科:共收录569本期刊

干旱气象简介:

《干旱气象》由中国气象局主管,甘肃省气象局主办,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承办。《干旱气象》定位为我国干旱气象领域科学研究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反映有关干旱气象监测、预测和评估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干旱气象整体研究和应用水平,面向所有干旱、半干旱区,面向全国及全球,旨在成为干旱气象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期刊。

《干旱气象》主要刊载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国内外干旱气象研究发展动态综合评述、学术争鸣及相关学术活动。具体包括国内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区气候变化、干旱气象灾害评估及对策研究、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农业与气象、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等。《干旱气象》辟有研究论文、短论、应用技术报告、综合评述和学术争鸣等栏目。

《干旱气象》为干旱气象学研究及相关领域(水文、生态、地理、环境等)的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对干旱气象学及相关领域研究和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CJCR)显示:《干旱气象》在所有核心期刊(2084种)中2020年核心影响因子(1.532)排名第222,在20种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1,在25种地理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0;总被引频次(1550)在所有核心期刊中排名第652,在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8,在地理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名。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中国知网)显示:《干旱气象》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908,他引影响因子1.196,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10(共36刊);复合总被引频次2278,他引率0.78,基金论文比0.99,期刊综合影响力指数CI在学科(大气科学)排名第9(共36刊)。2020年《干旱气象》继2019年迈入中国知网期刊Q1区(核心期刊)后继续保持在Q1区,该领域36刊中只有9刊在Q1区,甘肃地区该领域《干旱气象》与《高原气象》在列。

2021年11月,中国科协官网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干旱气象》入选“地质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等级,该领域共有613种期刊,入选T1等级的期刊有56种,入选T2等级的期刊有141种,《干旱气象》入选T2等级标志期刊进入这一领域知名期刊行列。

《干旱气象》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研究报告》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等平台全文收录期刊。2018年起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

《干旱气象》2010年建成期刊网站,2020年开始有微信公众号,且《干旱气象》每期文章在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免费全文开放阅读。2013年《干旱气象》纳入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LoRES),LoRES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建设的西部期刊展示的重要平台;2014年《干旱气象》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hinaOpenAccessJournals,COAJ)收录期刊。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