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信息科技> 新闻与传媒> 中国记者> 中国记者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吗?

中国记者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吗?

时间:2024-11-19 11:00:15 来源:学术文海

中国记者杂志不是北大中文核心,中国记者杂志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优秀新闻类国家级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月刊,国内刊号11-1275/G2,国际刊号1003-1146,复合影响因子0.341,综合影响因子0.122。主要栏目有特别策划、 案例与方法、 融媒体、 新时代记者走基层手记、 学者视线、 媒体观察、 专稿、 焦点、 学习。

什么是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 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从影响力 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又称"中文核心 (PKU)"。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 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九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北大核心期刊前五版是每四年更新一次,从08年往后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出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中国记者简介:

《中国记者》的前身《工农兵通讯》创刊于1933年的江西瑞金,是红中社(新华社的前身)的业务刊物;红军长征到延安后,改为《通讯》。建国后,正式创办《新闻业务》,1956年起向全国公开发行。《中国记者》收录于北大核心1992-2014版目录。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华社将社内三个面向全国的业务刊物(《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在《新闻业务》的基础上合而为一,创办《中国记者》,1987年1月正式出版。 办刊理念 1987年1月,《中国记者》问世。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融三刊精华于一炉,实行“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的编辑方针,在同类刊物中显示了独树一帜的特色。

90年代初,总结办刊经验,《中国记者》提出新闻期刊是“舆论导向之导向”的观点,得到新闻界的普遍认可。

党的十五大后,《中国记者》提出“用办新闻媒体的办法办新闻业务刊物”的观点,得到有关舆论管理部门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认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中国记者》提出新闻媒介要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组织一系列沟通媒介与企业的活动,成为企业产品和理念服务社会的高速引擎和巧妙平台。 发展背景 新华通讯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记者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新闻信息采集之快捷、全面、准确、权威。 《中国记者》以新华通讯社为编辑背景,是世界上有影响的中文新闻业务刊物之一。 专业评价 根据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国科技情报所等机构对国内1万多种期刊按130类进行分析、检索的结果,《中国记者》列“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第一。该机构是国内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和确认机构。

《中国记者》连续三届(1992年、1996年、1999年)列“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第一。 2001年2月,《中国记者》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 行业地位及影响 《中国记者》编委会主任由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亲自担任,新华社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编委;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领导、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31家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以及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文汇报四家省级报纸的社长或总编辑是《中国记者》的特邀顾问。《中国记者》总编辑担任中国新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奖评委等。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