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体育学刊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主办,是优秀体育类北大核心、SCD、CSSCI、科技核心期刊,适合体育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资讯;高校体育。。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体育学刊简介:
《体育学刊》原名《体育学通讯》,由林笑峰教授于1987年创办,编辑部设在华南师范大学。1994年更名《体育学刊》,由教育部主管,中国高教学会体育研究分会主办,林笑峰教授任主编。1999年起由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杨文轩教授任主编,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体育学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0年入选中文体育核心期刊,2002年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574种人文社科报刊排名中居前20位,在体育类期刊中居第二位。发行量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2003年创建体育学刊网站,成为首家实现来稿网上查询功能的体育学术期刊;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3年);入选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2、2006年);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科技司2006年)。2006年进入CSSCI来源期刊;编辑部坚持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为理念,从2003年开始,《体育学刊》逐步搭建了门户网站、“体育在线”网络学术论坛和《体育网刊》网络电子刊物,实现三大网络平台、纸版刊物之间互动的运营模式,架构了一条体育信息的高速路,使各类体育学术信息直达每位体育工作者身边,实现网络体育信息共享。2008年启用在线投稿系统,2009年《体育学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体育科学类“正规期刊”。
《体育学刊》坚持走期刊精品道路,追求学术品位和学术规范,追踪体育研究前沿和热点,促进体育发展;关注学校体育动态,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研究水平和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服务。
《体育学刊》重视学术品位,追踪学术前沿,反映体育动态,促进文化传播,为全国近百万体育工作者服务,发行遍及海内外几千所大、中、小学,具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