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血管病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心肺血管病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办,复合影响因子:0.944,综合影响因子:0.767,是优秀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适合医学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临床论著、 综述、 读者作者编者、 个案报道、 基础研究、 荟萃分析、 流行学与人群防治、 心血管外科、 超声及影像、 观点、 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心肺血管病简介:
《心肺血管病杂志》于1982年2月由吴英恺和翁心植两位院士创刊,原名《心肺血管学报》。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主办。是以报道在心、肺、血管病的预防、医疗、科研与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成就和动态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肺血管病医、教、研防的高、中级专业工作者。刊载的主要栏目有流行学及人群防治、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短文报道、病例报道、专题讲座、述评、科普栏、医学教学与研究、文献综述、学术动态及纪要等。欢迎心肺血管相关领域的优秀中文论文投稿,优秀论文将尽快发表。希望本刊能成为:作者发表成果的平台;医务人员交流的平台;医学生学习的平台;科研工作者参考的平台。
本刊属于II类医学期刊。创刊后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影响因子为1.34,位居全国24种心脏类期刊的第5名。2013年以来投稿量大幅度增加,2018年共接受1552篇稿件,发表率18%。2020年接受2500多篇稿件,发表率15%左右。
目前收录情况:1.万方收录(中);2.上海图书馆馆藏;3.国家图书馆馆藏;4.知网收录(中);5.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6.维普收录(中);7.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9.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10.中科双效期刊;11.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12.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13.北大中文核心期(2001版)。
2006年被北京市科委评为北京市优秀期刊。2009年度连续获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创意成果奖。2012年获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新闻出版(版权)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本刊平均发表周期为3~6个月,优秀论文入选绿色通道,3个月内发表。每期将由本刊编委会筛选部分优秀论文先期于本刊公众号在线发表(无页码)。对于国家、省部级基金课题论文(来稿请注明基金课题编号,并附相关证明文件),可优先刊登。对于贫困偏远地区作者论文和研究生论文,经作者申请,编辑部批准后可半价甚至免费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