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药物分析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中国药学会主办,复合影响因子:1.639,综合影响因子:1.418,是优秀医学类北大核心、科技核心、CSCD、国家级期刊,适合医学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成分分析;活性分析;快速分析;代谢分析;质量分析;安全监测;生物检定;过程控制;标准研讨;经验交流;技术研发,以及特约报道;学科动态;专家点评;研究快报;综述专论等。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药物分析简介:
《药物分析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药物分析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药物分析杂志》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资深专家、我国药物分析领域首批学科带头人创办的学术期刊,由始创于1951年的《药检工作通讯》发展而来,1981年更名为《药物分析杂志》,2005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业务范围,报道药物分析学科新成果,探讨药物分析新理论,介绍药物分析新进展,传播药物分析新技术,推广药物分析新方法。发表文章涵盖药物分析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文章,包括药物研制、药品生产、临床研究、药物安全、质量评价、市场监督等所涉及的药物分析学科的研究论文、科研简报、学科动态与综述评述等。主要作者、读者为从事科研和应用,以及高等教育的药物分析学科专业技术工作者和科技管理者。
本刊由本领域学科专家委员会给予质量评议,严守期刊学术质量。1991年本刊获中国药学会组织的期刊质量二等奖,1992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与北京市自然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联合组织的四通杯全优期刊奖,1992、1997、2002年三次荣获科协的优秀期刊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第一;1998年获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第三,全国科技期刊第11名。2000年获全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第3,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第1;2001年、2002年均获药学期刊影响因子第六;2004年获药学期刊影响因子第1。
本刊具广泛的转播渠道。1998年加入国家科委信息司组织的万方数据网,并被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学文摘、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同方知网、重庆维普资讯数据库等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以及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分析化学文摘》、美国《国际药学文摘》、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库等收录。
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期刊项目立项期刊, 2006年-2008年,2010年-2011年获中国科协精品期刊C类资助。2009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证书,2012年获科技期刊国际推广立项资助,2013年获科技期刊质量提升立项资助。
本刊将一如既往,以独具的深度与广度展示我国药物分析的现状与发展,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技术管理者提供成果分享、学术交流的平台。
《药物分析杂志》主要栏目及说明
为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更有效地服务读者。2012年1月起,《药物分析杂志》调整栏目。栏目设置以论文报道主题和编辑策划为分类依据,主要栏目包括:成分分析(Ingredient Analysis)、活性分析(Activity Analysis)、快速分析(Rapid Analysis)、代谢分析(Metabolism Analysis)、质量分析(Quality Control)、安全监测(Safety Monitoring)、生物检定(Bioassay)、过程控制(Process Evaluation)、标准研讨(Standard Deliberation)、经验交流(Experience Notes)、技术研发(Research Technology),以及特约报道(Special Report)、学科动态(Science Dynamic)、专家点评(Expert Comments)、研究快报(Research Letters)、综述专论(Review & Monography)等。
“成分分析”栏目主要报道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成分研究、标准物质研究、分离和检测方法研究等相关成果、论文。
“活性分析”栏目主要报道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成分体内外活性研究,或与动物、人体相互影响等相关研究成果、论文。
“快速分析”栏目主要报道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质量检测快速分析技术、方法、标准等研究成果、论文。
“代谢分析”栏目主要报道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等成分在动物、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分离和检测技术等研究成果、论文。
“质量分析”栏目主要报道通过大量样品检测,分析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质量监测管理总体状况评价的研究成果、论文等。
“安全监测”栏目主要报道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中,非药效组分、药物杂质、有害残留物等,与用药安全相关物质的监测分析技术、方法、标准等研究成果、论文。
“生物检定”栏目主要报道生物制品检定,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生物检测技术、方法、标准等研究成果、论文。
“过程控制”栏目主要报道结合生产工艺开展的,有关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质量控制方法、技术、应用等研究成果、论文。
“标准研讨”栏目主要报道针对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现行质量标准完善改进的研究成果、论文等。
“经验交流”栏目主要报道基层实用、易于推广、简便快捷的药物、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材料,以及涉药食物、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分析检测技术、方法的最新应用等。
“技术研发”栏目主要介绍最新仪器装置及实验技术。主要报道新分析仪器的研制、性能及其应用,实验装置和实验技术的重大改进成果等。
“特约报道”栏目为特别策划栏目。集中报道某一特定主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
“学科动态”栏目及时追踪药物分析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广泛传播药物分析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专家点评”栏目将邀请专家对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文章书写评述。
“研究快报”栏目将快速简要地报道重点课题最新成果。
“综述专论”栏目将发表以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信息为主要基础的综述文章,和以作者自身工作为基础的专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