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社会科学II> 教育综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不是统计源科技核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投稿难度一般。杂志由开明出版社主办,是优秀教育类SCD、国家级期刊,适合教育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活动设计、 辅导个案、 研究实践、 课程思考、 一线快递、 家教心主张、 学术空间、 班级心育、 生涯教育、 咨询方略、 校园心理剧、 心理茶坊、 主编访谈、 特别关注、 区域采风、 教师成长、 学科心育、 家庭心育、 国际传真、 校本课程。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于2001年7月创刊,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管、开明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是全国第一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刊物,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学术期刊。杂志于2017年1月变更为旬刊。

一、办刊宗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教师学生家长为办刊宗旨。作为全国唯一一份专注服务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期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教育现状,关心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技巧和经验;展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水平,反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杂志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赠送刊物;中国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主题日暨农民工子弟走进中国美术馆活动“爱心单位”称号。

;二、读者反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刊二十余年来,一直坚持面向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努力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服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不断提高杂志质量,我们保持与读者互动,并采取座谈、见面会、发放评刊表、视频会、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听取读者的意见。根据读者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杂志的栏目、内容和版式不断进行适当调整,使之越来越贴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 同时,在不断适应读者需求和教育改革需求的前提下,注重栏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自己的特色。杂志现有栏目18个,兼顾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拓宽了读者视野同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宽广的学术文章展示平台。例如“学术空间”栏目,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研究领域或重要命题,所发文章力求观点新颖、独到,高屋建瓴,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同时提高一线教师的学术水平。“一线快递”栏目,反映的是各地区、各学校和个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突出成果和特色做法,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教师之间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活动设计”和“辅导个案”等栏目的可操作性很强,都是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实践而设计的,能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切实有用的方案和模式。

杂志整体内容编排和栏目设置针对性强,并且前后有连续性,读者反映良好,受到了广大教师、中小学校和各地教育部门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三、创新发展

为了与时代同频共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媒体启航,到杂志网站建设、手机客户端推出、公众号、视频号继起,渐进式向全媒体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新时代需求和要求,开设了“主编访谈”意在通过对话与交流,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和更加多元的形式,为读者传递更多丰富的信息、更多有价值的理念。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