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眼底病杂志是CSCD期刊吗?
时间:2024-11-24 9:20:18 来源:学术文海
中华眼底病杂志是CSCD期刊,中华眼底病杂志被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扩展版)收录,中华眼底病杂志是北大核心、科技核心、CSCD扩展版、国家级期刊,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刊号51-1434/R,国际刊号1005-1015。主要栏目有综述、 病例报告、 论著、 述评、 高度近视检查与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 读片灯下、 指南与共识、 神经眼科研究、 人工智能研究、 眼底影像检查、 小儿眼底疾病相关研究、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 手术及气体填充研究、 短篇论著、 文献计量学、 葡萄膜炎及感染性视网膜疾病、 遗传性眼底疾病研究、 手术治疗研究、 青光眼相关研究、 眼部肿瘤研究、 眼内液检测及感染性疾病研究、 小儿视网膜疾病研究、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研究、 激光治疗研究、 廖菊生教授纪念、 探索与争鸣。
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4818977 条,引文记录 60854096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中华眼底病简介:
《中华眼底病杂志》原名《眼底病》,创刊于1985年9月。1993年6月改现名以前,由卫生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1993年2月转入中华医学会成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更名后改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继续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5-101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434/R;邮发代号62-73。月刊,每期80页,每月25日出版。第一任总编辑罗成仁教授,第二任总编辑严密教授,第三任总编辑黎晓新教授,现任总编辑许讯教授。编辑部主任陆方教授。
《中华眼底病杂志》是我国唯一以报道眼底疾病为主的科技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临床与基础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全面反映我国眼底病学科专业领先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培养眼底病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眼底病学科专业发展;促进国内外眼底病学术交流。报道范围包括视网膜、葡萄膜、玻璃体、视觉通路、与全身病相关的内眼疾病等眼后节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为与眼底病临床和基础研究专业相关的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期刊检索报告公布,多年来《中华眼底病杂志》的学科综合排名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在我国眼耳鼻咽喉科学科专业中均名列前茅。所载论文目前已被Scopus、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国内外多种重要数据库收录。
《中华眼底病杂志》主要刊登内容:(1)学术导向类:引导或反映眼底病临床与基础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如述评、综述等。(2)研究创新类:深入探讨或反映眼底病领域某一专题的临床或基础研究结果,如论著、短篇论著等。(3)学术争鸣类: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争鸣与讨论,如探索与争鸣。(4)临床实用类:对临床工作有实践意义的经验和新技术,如银海拾贝、病例报告、讲座、读片灯下等。(5)其他类:为眼底病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学术动态、书讯及会议消息等。
《中华眼底病杂志》稿件审理实行编辑初审、同行评议、总编及编辑部终审的“三审制”;同行评议采取“双盲”方式进行。以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为稿件审选的基本原则;以学术质量为稿件录用的唯一标准。对确属重大研究成果的文章,将采用“快速通道”尽快发表。
《中华眼底病杂志》是我国眼底病学科历史最为悠久、学术地位高、学术风气端正且社会影响力广泛的期刊,可为眼底病同仁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帮助和支持。希望广大眼底病同仁能够了解和熟悉《中华眼底病杂志》,充分利用《中华眼底病杂志》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