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时间:2024-11-25 01: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不是国家级期刊,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物资学院主办的优秀经济类北大核心、SCD、CSSCI扩展版、科技核心期刊,这类等级的刊物已经不用再关注是国家级还是省级了。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复合影响因子:5.896,综合影响因子:3.118。主要栏目有经贸论坛、 流通现代化、 电子商务、 企业管理、 国际贸易、 经济法学、 热点与前沿、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金融与投资、 财务管理、 本刊特稿。
什么是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 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从影响力 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又称"中文核心 (PKU)"。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 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九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北大核心期刊前五版是每四年更新一次,从08年往后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出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中国流通经济简介: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原名《中国物资》)创刊于1987年2月,是由北京物资学院主办的财经类理论刊物,现为中国物流学会会刊,其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双百”方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论创新,加强流通经济理论研究,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加速物流技术创新,促进流通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向前发展,是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之一。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主要发表流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国内外流通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发展方向,传播市场信息,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积极开展流通领域的学术文化交流。开设的栏目主要有:本刊特稿、流通现代化、现代物流、经贸论坛、企业管理、市场分析、营销管理、投资理财、经济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京津冀一体化、专家视点等。其办刊方针是:坚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同时又注重实际问题和管理经验的研究,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既为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又为工商企业提供管理经验和咨询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各级各类政府的决策管理者,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管理学科的广大师生。自创办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发文章50%以上均被国内外学术信息中心和文摘刊物介绍、全文转载或目录索引,其中有不少文章曾获国家和省、市、部级经济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图书馆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中国流通经济》为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数据库确定《中国流通经济》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物资经济类)核心期刊。1996年,《中国流通经济》加入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电子出版物编辑部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出版印刷版和光盘版。1998年2月,《中国流通经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期刊编校质量二等奖。2001年《中国流通经济》杂志被确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2002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一级期刊。同年8月,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流通经济》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覆盖全国开发行美、英、法、德、日、俄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流通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术理论刊物之一。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创办以来,曾得到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与经济学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曾为该刊题写刊名,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曾两次为该刊题写刊名。于光远、王荫生、邓加荣、刘国光、许涤新、齐光、李京文、苏星、余啸谷、宋尔廉、宋涛、杨培新、桓玉珊、骆耕漠、梅洛、袁宝华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本刊顾问并为之撰稿。原国家物资局局长凌毓勋为该刊题辞:“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物资学科研究,培育物资流通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1988年原物资部部长柳随年曾题辞:“为提高物资部门干部的理论和文化素质而努力”。1995年12月,原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为《中国流通经济》创刊10周年题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规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为刊物百期纪念题辞:“研究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题辞:“运用理论与舆论的手段,适应并促进流通事业的发展!”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3664/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8266;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国内邮发代号:82—736;国外发行代号:1599M;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定价144.00元;E-mail:zgltong@126.com;电话:010-89534242/89534488传真:010-89534242。欢迎广大读者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