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时间:2024-11-25 01: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优秀农业类科技核心、国家级期刊,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复合影响因子:1.666,综合影响因子:1.071。主要栏目有畜牧兽医科学、农艺科学、生态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信息科学、农业传媒科学、园艺园林科学、土壤肥料科学、植物保护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基础科学、水产渔业科学、林业科学、有机农业与食品科学、植物生理科学、热带农业科学、农村能源科学、农业史学等;另外还开设了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社科栏目——三农问题研究。。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9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中国农学通报简介:
《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余所重点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为副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通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2年版)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多年来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国际农业和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收录,并向海外10多个国家的有关数据库和图书馆赠阅。《通报》还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通报》特点:以农业科研院校副高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重点的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旬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
《通报》论文:
1.是农业科学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2.有重要科学意义,属国内外研究热点或前沿领域;
3.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等);
4.对本学科领域或(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5.对大同行或非同行科学家都有可读性和启发性。
《通报》栏目:畜牧兽医科学、农艺科学、生态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信息科学、农业传媒科学、园艺园林科学、土壤肥料科学、植物保护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基础科学、水产渔业科学、林业科学、有机农业与食品科学、植物生理科学、热带农业科学、农村能源科学、农业史学等;另外还开设了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社科栏目——三农问题研究。
《通报》投稿:为使来稿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理,方便作者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中国农学通报》只接受网上投稿。投稿请登录http://www.casb.org.cn,点击“在线投稿”,按提示一步一步完成。首次投稿前需用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注册系统账户。
《通报》读者:各级农牧科研人员、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农牧行政管理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等。彩色封面,胶版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统一刊号为CN11—1984/S,大16开本,内文80克胶版纸印刷,每期定价20元,全年36期合计720元。由北京报刊发行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772。如错过邮局订阅,可与本刊直接联系订阅,订购者款汇: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622室,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期刊处,邮政编码:100125。
《通报》联系:有关《中国农学通报》的论文投稿、修改录用,审稿费、版面费与发票查询等事宜,您可以登录系统查询,或在每个工作日的8:30—11:00、13:30—16:00,通过下述任何一种方式与编辑部联系。
电话:010-59194480,59194481,59194797转201(焦老师)、212(段老师)
E-mail:edit@agr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