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工程科技II> 汽车工业>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科技核心SCDCSCD

Journal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09年10月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2010年3月出刊发行,是面向国内外征稿及发行的汽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由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以服务国家汽车科技进步和汽车行业发展为根本宗旨,围绕汽车的安全、节能、环保及智能驾驶等重要方面,涉及机械、化学、材料学、燃烧学、智能模拟和医学等多个学科,征集和刊登反映国内外汽车领域发展前沿、具有创新性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为了能更好地反映汽车科技进步的成果以及更好地服务于作者和读者,本刊始终坚持公益性和高效率的运作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出版周期短,从收稿到刊出一般控制在六个月之内,特邀稿件和高水平文章可进一步缩短至三个月内。

从创刊以来一直不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和审稿费,专注于创办高质量的科技杂志。

采用投稿和约稿相结合的组稿方式,以获得高学术水平和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论文。

严格遵守期刊的编校制度并不断提高编校质量,同时严把印刷质量,重视读者阅读体验,采用彩色印刷。

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国外来稿在10%以上,使读者获得最新的和多方位的国际视野。

本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并被收录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刊源”。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在汽车类杂志中名列前茅,在国内技术研究类73种和复合类150余种统计源刊中始终在前20名。同时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 VINITI, Abstracts Journal)、波兰《哥白尼索引》(IC, Index of Coperni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日本科学技术振兴集团(中国)数据库》(JSTChina)。

欢迎登陆《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网站:http://www.journalase.com,免费阅读,下载全文。

期刊收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投稿需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是清华大学主办的、汽车安全与节能领域的唯一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汽车安全与节能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测量技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欢迎投稿。

请投稿作者在《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网站(http://www.journalase.com)的作者中心注册登陆,进入投稿页面,按照提示完成投稿。

1.来稿注意事项

1.1 文稿应为作者创作,并为首发稿。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文责由作者自负。来稿时请提供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同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别、最高学历、职称和工作单位等信息。来稿请注明何种基金资助项目及项目编号。

1.2 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并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并上网。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说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1.3 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章要求层次清晰,文字精练,图表清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并请自留底稿。

1.4 来稿请提供中英文文题、摘要和关键词(3~8个)。并请提供作者单位的标准译名和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摘要应以第三人称叙述,逻辑性要强,句子结构严谨、完整,简明扼要,文词纯朴无华,只介绍本研究的新情况和新内容,过去进行的研究、常识性知识和背景介绍可在文章前言中简述。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200字左右。

1.5 文中引用他人文献,请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方括号标出。

2.本刊对确定录用的文稿酌收版面费

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涉及内容的修改,要征得作者同意。文稿刊登后,按篇致薄酬,并赠送当期刊物。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说明。

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请参照主页作者中心中“稿件格式要求”。

5. 科研伦理

所有使用人和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研究必须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确保人和动物研究对象的福祉,并规定研究必须要具备受试人提供的知情同意书,即他们已被告知试验的目的和性质,且同意接受此试验;如果未能遵守,研究者必须解释其所用研究方法的根据并从当地或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机构获得批准。

联系人: 李红 (Dr. LI Hong)

联系电话: 86-10-6279 8897

通讯地址: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315室,北京 100084

具体撰写要求

1.1 稿件

来稿应有创新,结构合理,文字流畅,立论科学,推理严谨;遵从法定计量单位(即ISO国际单位制)、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出版标准,以及其他中国法规。

不要与本刊无关的页眉或其他注释。作者信息以及支持基金项目应放在首页地脚。

来稿中英文均可。本刊全彩图出版。

1.2 稿件格式

稿件以Word 格式。单栏排版,A4 纸张,各边留空白2.5-3.0 cm。使用自动计数页码。用自动缩进,不要用空格键。

英文版主要字体字号:使用常用字体(例如英文正文 10磅Times Roman;图表题9磅Arial;图注8磅),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加半行,且顶左排版。

中文版主要字体字号:

正文行间距固定值18磅(有公式除外);段前段后不加空行,顶左、空2字起排。

正文五号,宋体;

图表标题小五号,黑体;

图注8磅;

一级标题,小四号,标宋体,上加空行半行;

二级标题,五号,黑体,上加空行半行。

稿件篇幅不限,必要时精简。限制印刷页大约13页(12磅双行距草稿约40页)。

图和表占空,以最终印刷尺寸为准。

1.3 收稿、加工、评议、制度

本刊使用马格泰克投稿和跟踪系统。

网上投稿地址:http://www.journalaes.com

编辑部电邮:jase@mail.tsinghua.edu.cn

本刊实行同行评议制度。作者在投稿时可以推荐一至两名审稿专家姓名和电邮地址。

在收稿后30天内,编辑部确定该文是否刊用。

来稿均须经过编辑加工,以改善可读性和精确性。

1.4 费用

必要时免收彩色插图的加工费。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

纸质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2 法律要求、科研伦理和版权许可

不能一稿多投。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未经本刊允许,不得再次在他处发表。

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已录用稿件,要签订《出版合同》,全体作者应在《稿件登记表》上签名。

文稿描述的成果为首发稿,即未曾发表,不考虑在其他刊物上发表;已经全体作者同意;已经得到论文产出研究单位的责任作者同意。如遇法律主张或经济赔偿,出版者不负法律责任。

作者如欲在论文中包括已经在别处发表过的插图、表格、章节,则被要求获得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并在投稿时附带已经得到转让的证据。如果收到的稿件没有附带这种证据,被假定为是作者的首创。

所有使用人和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研究必须确保人和动物研究对象的福祉,并规定研究必须要具备受试人提供的知情同意书,即他们已被告知试验的目的和性质,且同意接受此试验;如果未能遵守,研究者必须解释其所用研究方法的根据并从当地或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机构获得批准。

3 文本格式

3.1 文稿结构

文稿的结构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致谢(如有)参考文献、附录(如果有)。论文首页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由编辑部加)。以及首页地脚注释。

基金项目不放在文章末尾,而放在首页地脚注释中。

首页地脚包括:

收稿日期/received:yyyy-mm-dd

基金项目/supported by: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第一作者/First author:姓名(生年-),性别(民族),籍贯/ 国籍,职称。E-mail:……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姓名,职称,E-mail:……

3.2 摘要

摘要不分段, 应当简明扼要。

英文摘要长度100~150单词,

中文摘要长度200~250汉字。

含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部分。

不要数学公式;

不含不详的参考文献。

不含未定义的缩略语。

写作要求:

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

2) 尽量使用简单句;

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

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

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

7) 所有符号缩略语加以定义。

3.3 关键词

关键词4—8个。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一律小写。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按照重要性排序;关键词之间以“;”分隔。

3.4 大标题

简明扼要、有实质性内容。不超过110个字符。

3.5 文稿的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应左对齐排版,采用十进制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最好不超过3级。例如: 一级标题使用1、2、3、……;

二级标题使用1.1、1.2、1.3、……。

层次标题以下,先使用1)、2)、3)、……。

再以下,使用a)、b)、c) 、……。

章节编号(也包括插图和表格的标题)后没有任何标点。编号与小标题之间留有2个符号空白(双倍空格)。例如:

“1.1 ABS 结构”

标题中,实词首字母大写。例如:

“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Component Sizes”

引言不编号。文稿的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部分,也不写编号。

插图、表格、公式等,也应用阿拉伯数字全文统一顺序编码。

3.6 缩略语

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缩略语,并且全文一贯。

所有符号的缩略语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

3.7 引言

引言介绍对本文的概况,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主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预期的成果、以及成果的意义。其中,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两者必须具备,但不含知识性的内容。

引言内容,一般不加插图和表格。若原来引言部分所写的内容含有较多实质性、知识性的内容,则可以另起新的章节。

3.8 结论

结论不是各个分论点机械地重复和罗列,而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和升华,得出规律性的东西。结论应当简练、具体,不要使用“可能”、“大致”之类的词汇。

3.9 致谢

对个人、资助、基金的感谢置于文后参考文献之前单独段。对直接帮助过该作品的个人、机构、或其他方面,应当简短地陈述,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机构、基金的名称要写全称。

4 数值、公式

4.1 数值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00~999之间。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留一英文空格。如 “π= 3.141 592 6”, “ n = 1 800 r/min”。

每一个尺寸数值都要有单位。如“315 mm×295 mm×385 mm”。

带正负号的数值,应加括号,单位放到数值之后。如“(1300±100) r/min”。

4.2 公式

使用专业的公式编辑器或者 MathType 创建公式,而不要用Word 2007的默认公式编辑器。

公式全文统一编码。

公式编号在居右的圆括号内。

公式在栏内居中。每个公式后面,加适当的标点符号,标点的高低与公式基线同高。

5 字母、符号的正斜体

区分物理量、数学变量字母和符号的正斜体、黑白体。

正体符号——

数字、文字、化学元素符号、运算符、用文字描述的角标、标点符号用正体,例如:

cos、det、lim、max、min、sin、tan、log(包括lg、 ln、lb)d (表示微分)、 圆周率 π、自然对数的底“e”或“exp”;矩阵转置符号“T”;

多字符变量的符号 (例如: SOC, …);

国际标准单位(SI)词头(例如表示飞、纳、微、毫、千、兆、吉、太、拍的f、n、μ、m、 k、M、G、T、P)和SI量的单位,等等。

斜体符号——

单字母的量符号用斜体(例如: m, v, a, t, …);

特征量应使用斜体。例如:Re, Pr, ……。

黑斜体符号——

矢量、张量、矩阵使用黑斜体。

6 国际单位制的量单位、量符号、单位符号

使用SI标准的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必须全文一贯使用国际单位制(SI)。例如体积的升(L)、质量的千克(kg)等等,除非没 有适当的SI单位。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

量的符号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Latin alphabet)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留一英文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7 插图

7.1 插图的准备

欢迎使用高品质的彩色插图。

插图应当有简明的标题。插图标题用9磅Arial字体、在栏内居中排版。

插图应在之前的正文中被引用。

插图中的一切符号、缩略语,都应在正文中有所交待。

为了避免在达到最终印刷尺寸时图的细节在缩小时看不清楚,在放大时出现马赛克;注意线不要太细,尤其是点划线。

插图可以photoshop 生成,“tif”格式存盘。

每页双栏版面,单栏图宽度限8 cm;跨栏图,宽度限8-16 cm。

插图上下留空白,大约一行字高度。

7.2 插图的线条

插图中的同类的线条宽度一致.

主、辅线分明: 轮廓线、曲线用粗线(例如0.20-0.25 mm);尺寸线、坐标线、指引线用细线 (例如0.10-0.15 mm)。

指引线宽度0.10-0.15 mm,大约为五号字的横线一样,不带拐弯,端头不要黑点;指引编号不带下划线;

7.3 插图的注释

图注明晰。图注中的英文和数字都用Times New Roman体, 8磅字号。

指引线不要箭头,除非强调特定的一个点。尺寸线的箭头,要用实心的。

删去无关和不必要的文字、图像、线条,例如函数图的上边框、右边框、图内网格。

达到出版尺寸时,图字一律为8磅。

用标准字体,不要变形。

原图字符马赛克严重,需要重新植字。

各个图元素之间,不要粘连,最少应当留有半个字符大(1~2 mm)。间隔应该拉大一些。

各个图框与框内文字之间也应留有一定的宽度,不少于1/4 个字符。

7.4 函数图

函数图的标目中,应使用量的符号与该量单位的符号之比,例如“p / MPa” , “m / kg”, “V / m3”, “a / (m·s3)”, ….。

十进制的直角坐标系中,标值应该在2、5的整倍数或10的1/2和1/5处。

标线(刻度)朝向图内,即横轴上朝向上方,纵轴上朝向右方。次标线长度为主标线长度的1/2 或 2/3。

在主标线旁边标注数字。次标线(如果有)旁边不标注数字。

7.5 比例尺

地图尺度的缩小或显微图的尺度缩小,应当用具有量和单位的比例尺来表示。

7.6 照片或灰度图

图像清晰。

照片或灰度图反差适当,

灰度图分辨率不小于600 dpi。

8 表格

表格应在之前的正文中被引用。

表格应当有简明的标题。

每页双栏的单栏内的表格,其宽度限48字符,用9磅Arial字体、居中排版。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包括表的最上边,最下边,以及第一行(表头)与表体(有数据的表格主体)的实线。

表头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θ / ℃”, “T / K”,  “m / kg”, “P / kW”……、

文字栏目内容左齐。

9 参考文献

9.1 原则

论文的正文结论之后,应列出参考文献表。

每个文献记录条目均应正文中加以标引。间接引用一条参考文献时,用上角标;直接引用时,不用上角标。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列出文后参考文献表。编码在方括号内。

只有主要的、最新鲜的、公开发表的,并在文中引用的论文,才可列入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表。

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10条 (其中,工程类论文不少于8条,学术类不少于12条,综述类不少于15条)。

所有的参考文献条目均有英文表达。原文为非英语的参考文献,在原文献之后,附加英文译文,与文献原文共用一个引文编号。并在括号中注明原文种,例如“(in Chinese)”。

9.2 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前3个作者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  et al”。 人名之间用“, ”分隔。不用“和”或“and”。

作者的姓名,“姓在前,名在后”。

名字部分缩写,缩写后不加点儿。中国作者姓名不能缩写。例:WANG Dazhong。

9.3 参考文献示例

[1] Kang B W, Ceder G. Battery materials for ultra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J]. Nature, 2009, 458:190–193.

[2] Times E E. Monitoring systems ensure Li-ion battery safety and efficiency [EB/OL].(2010-02-12).http://www.eetimes.com.

[3] JIANG Hengfei, WANG Jianxin , SHUAI Shijin. Visu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gasoline homogeneous charge induced ignition by diesel [R]. SAE Paper, 2005-01-0136.

[4] Piller S, Perrin M, Jossen A. Methods for state-of-charge determin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Power Sources Symposium, 2001-04-09-11, Manchester, UK: Elsevier, 2001: 113-120.

[5] Jolliffe I.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2.   

9.4 参考文献样式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Codes Patterns or Examples
Book (authored),Monograph [M] [1] Jolliffe I.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2.
Paper at a conference or in proceedings [C] [2] Piller S, Perrin M, Jossen A. Methods for state-of-charge determin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Power Sources Symposium, 2001-04-09-11, Manchester, UK: Elsevier, 2001: 113-120.
Journal article [J] [3] Kang B W, Ceder G. Battery materials for ultra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J]. Nature, 2009, 458 : 190–193.
Thesis or Dissertation [D] [4] Yang X. Study of building material emissions and indoor air quality [D]. USA M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
Patent [P] [5] WANG Jianxin, WANG Yanjun, HE Bangquan, et al. Stratified mixture form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stage injection of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P]. Chinese Patent,No. ZL 2004 1 0004473 5,(2004-02-27).(in Chinese)
Standard [S] [6] ECE R44. 03 :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straining devices for child occupants of power-driven vehicles(Child restraint systems)[S /OL]. (2011-01-01).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88566.shtml
Report [R] [7] Van Arsdell W. The evolution of FMVSS 213: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R].SAE Technical Paper Series,2005-01-1840.
Newspaper article [N] [8] Authords. Title[N].Newspaper, date of publishing (yyyy-mm-dd) (Page Number).
Online document [Z/OL] [9] Karner D, Brayer R, Peterson D, et al. Battery Test Manual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R/OL]. INL/EXT 07-12536, (2010-07). http://www.uscar.org/gues /article_view.php?articles_id=86
Article by DOI [Z/DOI] [10] Slifka M K, Whitton J L.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dysregulated cytokine production [J/DOI].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00, doi: 10.1007/s001090000086.


中文参考文献样式


类别代码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M 专著或译著 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C 文集析出文献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J 期刊析出文献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D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
P 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S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R 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N 报纸析出文献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 S ”为各类标准的文献类型代码; 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政府文件等的文献类型代码也著录为“ S ”。

9.5 参考文献的格式中的一些规定

请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中的各种点号。

标点符号一律用外文标点。

请中国作者注意:不得使用中外两种标点符号。

每一项目(例如:作者项、题名项、出版项)后边,加西文圆点及一个西文空格。

每一个记录后边,加西文圆点。

文后的参考文献著录表中,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缩写后不加点儿。刊物名称中的缩写字,也不加点号。

中国作者姓名不能缩写。例:WANG Dazhong。

主要栏目:

综述展望;汽车安全;汽车节能与环保;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Caj-cd规范获奖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数据统计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我们提供的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

学术顾问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晋升难度.

杂志推荐

杂志推荐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论文撰写指导

论文撰写指导

编辑一对一撰写指导,论文疑难解答,轻松应对退稿、返修.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相关评论:

安***

2024-12-28 15:36:30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杂志的审稿是非常严谨的,之前被拒一篇,审稿专家给出了具体的审稿意见,比其它很多杂志认真许多。后来重新投了一篇,从投稿到修改都比较顺畅,审稿老师让我印象深刻,审稿人的确是认真看了稿件的,这点说明是非常尊重投稿者的。无论是接受还是拒稿,都值得大家投稿

卢***

2024-10-23 19:18:07

投稿时声明"请勿录用增刊",很快正刊录用.初稿格式很乱,没想到被接受了.审稿意见强调了摘要不地好,别的没什么了.感觉主编觉得文章可以就直接录用了.

隗***

2024-08-07 20:51:24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的编辑老师非常专业,说话十分客气,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编辑,投稿一个月知道结果,但一直没发正式的录用通知邮件,直到清样发来后,从投稿到见刊半,但现在可能不一定够,基本上要一,这看你催不催的紧了

邱***

2024-07-29 03:56:25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审稿很快,二十天的样子,然后修改稿投了以后一天就录用了,不得不再赞一个速度快!其他的费用和出刊时间还不知,到时再补充点评。总之,着急的朋友建议投~

濮阳***

2024-07-17 14:59:53

7月初投稿,7月下旬得到一审意见,修改后送二审,刚刚得到录用消息,耗时将近3个月。总的来说,审稿专家还是蛮认真的,另外,编辑也相当赞,经常打电话去咨询状态,编辑一直很有耐心的回答,声音相当的甜。

羊舌***

2024-04-27 00:17:49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杂志处理的速度比较快,审稿人的建议也很专业,审稿效率高,专家意见中肯,切中要害!该杂志的编辑部处理速度也很快、工作规范,相当满意。是一个值得大家投稿的杂志!

诸葛***

2024-04-23 14:44:36

7月5号 投稿 交审稿费 7月30号 通知外审结束 返修 8月1号修改好 提交了修改稿 然后就等啊 …… …………………………

司徒***

2024-04-03 16:35:57

9月投稿的,两周就电话我说稿件质量挺好的直接录用,编辑部的老师人真的很好,很和气,很有礼貌,很耐心,公正、规范。感谢编辑和审稿专家,希望越来越好!

祁***

2024-02-24 05:33:34

审稿流程比较长,大概6个多月收到录用通知。编辑老师很好,回答问题很耐心。

申屠***

2024-01-01 14:13:46

感觉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审稿越来越严格了,审稿人比较认真,对文章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意见;修改稿提交后又送审了一次,编辑比较认真。总体而言很好,希望下次还能和你们合作。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