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The Silk Road
《丝绸之路》创刊于1992年9月,1993年公开发行。创刊之初为双月刊,1994、1999年甘肃省社科类期刊评级中,连续评为一级期刊。2001年改为月刊,入围“中国期刊方阵”,并荣膺“双效”期刊称号。2006年第10期起,采用国际通行大16K本,80页,全彩印刷,图文并茂,雅俗共赏。2007年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奖”优秀期刊。2009年起《丝绸之路》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定位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下半月刊发历史文化方面学术性文稿,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创刊以来,《丝绸之路》与时俱进,已经形成高品位和可读性统一的独特风格,发行面覆盖中国各省区及海外华人经济文化团体、西方国家中文研究机构等单位,成为国内外很有影响的重要文化名片,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2011年7月18日,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基本规程》。根据文件精神,甘肃省成立省委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甘肃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由西北师范大学主管、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被纳入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范围。2012年7月27日,省工商局正式颁布甘肃丝绸之路杂志社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620000000018470)。
公司改制后,紧紧围绕“四个落实”,坚决遵守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在西北师范大学支持和领导下,以《丝绸之路》为基础,不但保质保量完成期刊正常出版,而且在对外文化项目拓展方面取得较好成果。
2019年,《丝绸之路》改为学术季刊,现有玉帛文化、历史研究、文化论坛、新山海经、丝绸之路学、丝路艺术、符号学、丝路文博、探索实践等栏目。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为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研究资源和科研成果共建共享,推进成果应用、转化和推广,将《丝绸之路》作为阵地刊物。
《丝绸之路》作为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重要平台和西北师范大学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西北师范大学支持下已经获得重要发展,并且在文化体制中探索出一条自我生存和发展之路。
期刊收录:
丝绸之路投稿需知:
丝绸之路杂志投稿须知:丝绸之路投稿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内容以3200字或整数倍字数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等要素齐全。3.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二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三级标题用“1、”、“2、”、“。
3、”标示,每级标题符号前均空两格。引文务必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文末使用脚注,整体排序,用①②③……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末,用[1]、[2]、[3]……表示。。
4、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号。。
5、来稿务必是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自负。欢迎有一定组稿、宣传能力者为本刊组织稿件,有意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编辑部对来稿2天内做出取舍决定。本刊一律不退稿,请自留底稿。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寄送当期样刊,以供用途。7.丝绸之路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