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一、创办及发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77年2月,当时刊名为《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学校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学院学报》也于l997年第1期起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二、编委会
编委会由学校各学科负责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主要参与学报办刊宗旨、组稿原则等内容的研究和制定,2016年进行了新一届编委会的换届工作会议。根据编委会组建原则:学者化原则、学术影响力原则、开放性原则、学科平衡原则、责任化原则、动态化原则和国际化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编委会组成范围:编委会以我省中医专家和我校毕业的、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专家为主,聘请国家级中医大家为顾问,覆盖两刊协办单位地市级中医专家。聘请陈可冀(院士、石学敏院士、黄璐琦院士、陈浩元编审、王昌恩教授担任顾问;主任委员为武继彪教授,副主任委员为高树中教授、王振国教授。主编为武继彪校长,副主编为高树中和王振国副校长,执行主编为李晓丽。
三、办刊宗旨
办刊宗旨为:“以继承创新中医药学术为主,发扬中医传统特色,推进中医药创新,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并重,突出先进性、实效性,彰显高学术水平特色,发挥对学术研究的导向作用,使之成为科研、临床、教学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以报道理论及中医药继承创新成果为主,突出其先进性与导向性。
四、栏目设置与特色栏目
主要有“理论与方法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中药研究”“综述”等栏目。
为了提升我省、我校科研成果的宣传,《学报》在近几年增设了相关专栏,代表性的栏目有:中医药自主创新思路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973”药性理论研究、泰山学者论坛、中医药问题讨论、中医学真理研究探讨和齐鲁针灸医家、创校元老学术经验撷英等,还针对由我校教师主持的国家基金课题产出的系列文章开设了相关专栏,及时反映我省、我校科研动态。
与此同时,《学报》在封二、封三连载了学校重点成果、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介绍,如2011年推出了与“泰山学者论坛”交相辉映的宣传专栏——“优秀科研团队风采”;2012年推出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中药资源学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果”;2013年至2014年连续报道了我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3个;2015年为配合我校名校建设,连续宣传报道了我校获得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016年连续报道了我校“十二五”获得省级以上的优秀科研成果;2017年到2018年连续报道了我校教学获奖成果。以上专栏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我校逐渐形成的优秀科研团队和重点学科,特别突出介绍了其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成熟的领军人物和优良的团队精神,以充分反映我省、我校科研的整体水平和阵容。
五、数字化建设
2015年2月1日正式开通采编系统,并与中国知网签订了“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和申请了“国际DOI中国出版物注册与服务中心学术期刊会员制服务”。 2016年5月开通了微信平台,及时推送两刊刊登的优秀论文,实现了期刊阅读、在线查询、微信投稿等相关资讯,扩大了影响力。
六、社会影响及评价
收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的国内重要数据库和权威性文摘期刊有: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中国药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并被国家科技部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多次获政府有关部门的奖励与表彰: 1989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三等奖(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国家教委科技司颁发证书);1995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年在山东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4年在山东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2007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第二届“以岭杯”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201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期刊”。2012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选中,获二等奖;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组织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确定了全国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榜上有名;2016年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期刊”;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2018年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年度“优秀期刊”。
期刊收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需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为了给广大作者提供论文撰写参考,特将本刊报道重点和撰写要求公布如下。
1 报道重点
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数据挖掘研究,实验研究,中药及方剂研究,综述,医史文献研究与考证等。本刊对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优先报道。
2 内容要求
①理论研究性文章视点要高而且有指导性,论题不求大但要有深度,观点鲜明且有自己的见解,不囿于以经解经,不牵强于现代学说;②实验研究与中药研究要把握最新研究动向,设计合理,说明动物造模方法,研究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研究结果体现出中医药特色;③医史文献研究与考证应注重学术价值的发掘和现实指导意义;④文章字数要求6000字以上,每篇文章应有15~20篇参考文献,50%的参考文献是近 3~5年,以反映最新研究热点,综述文章参考文献不能少于30篇;⑤统计学处理应作为独立内容介绍,包括统计软件及版本、统计描述、统计推断方法、检验水准等。
3 格式要求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04-12发布的“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的规定及《中医药期刊编排规范》,本刊对刊出论文的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要求说明如下,请在撰写稿件时参照执行。
3.1 题名
居中写,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3.2 作者及工作单位
如系一位作者,可居中写,姓名下另起一行写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加“,”分隔。
如系多位作者,署名之间用“,”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多位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应的数字。
3.3 作者简介
对文章的主要作者(一般是第一位作者)按以下顺序写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简介置于文章首页地脚处,与正文以线隔开。
3.4 摘要
要求300~500字,应是在正文基础上脱离正文的高度精练短文,中文摘要后附相应的英文摘要。
3.5 关键词
每篇文章应将核心内容以关键词形式列出,不少于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并在中文关键词后附英文关键词。
3.6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并注明项目编号,具体位置在首页地脚处。
3.7 参考文献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序号]前三位主要责任者,等. 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前三位主要责任者,等.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C]//析出论文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报纸:[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N]. 报纸名:其他题名信息,年-月-日(版次).
(6)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EB/OL].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4 其他
4.1 本刊使用采编系统投稿,投稿地址为http://sdyx.chinajournal.net.cn。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2 投稿请署写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4.3 本刊已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邮阅读网、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和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稿不同意入网和入编“光盘版”者,请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