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医药

科技核心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西部中医药》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标准刊号:ISSN 2096-9600;CN 62-1204/R。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杂志还先后获得“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期刊”等称号。

《西部中医药》杂志主编张志明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长江学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名誉主编王自立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一、二、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石学敏、仝小林、施杞、王自立、刘宝厚、张士卿、李应东、李盛华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担任杂志学术顾问。编委会组成人员涵盖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全国著名中医药院校、科研、医疗机构。

《西部中医药》杂志以反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开发和应用成果,传播中医药信息与研究动态,继承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本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设有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栏目。读者对象是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生产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

《西部中医药》杂志先后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我刊将以“追求卓越,领先发展,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发展理念,为中医药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期刊收录:

西部中医药投稿需知:

《西部中医药》(原《甘肃中医》)杂志,由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是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甘肃省优秀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大型数据库收录。

1 栏目设置

本刊辟有特色栏目论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学研究、中药制剂、本草新证),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医理溯源、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消息(广告、征订、征稿、投稿须知)等栏目。

2 来稿要求

2.1 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

2.2 文题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2.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列在作者姓名后面。如多位作者之间用“,”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开。如:周 兰1,叶 赤2,王 红1,赵 涛3(1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2 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甘肃 兰州 730050;3 甘肃省中医院整复骨科,甘肃 兰州 730050)。文稿的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应说明;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请在摘要前注明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2.4 摘要 本刊所有栏目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符。

2.5 关键词 在中、英文摘要之后附上3~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且必须用全称;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

2.6 所有投稿论文字数要求在6000字以上。

2.7 中、英文缩略语 文稿应尽量少用缩略语,以避免影响阅读文章的流畅性。一篇文稿一般不宜使用超过5个缩略语,4个汉字以下(含4个汉字)的医学名词一般不用英文缩略语。4个汉字以上的名词需用英文缩略语代替者,应在文稿第一次出现英文缩略语时,前面先写出中文及英文全称,英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中文缩略语则加注在中文全称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2.8 统计学符号 本刊执行GB3358 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表示。同时注意以下要求:①均数±标准差用(χ±s)表示,其中均数和标准差均用英文小写、斜体;②t检验的“t”用英文小写、斜体;③F检验的“F”用英文大写、斜体;④χ2检验的“χ”用希腊字母小写、斜体;⑤相关系数以r表示,用英文小写、斜体;⑥概率以P表示,用英文大写、斜体。

2.9 表和图 分别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按先见文后见表(图)的原则排列。每幅表(图)均应冠有表(图)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表(图)下方的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表(图)中所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

2.10 参考文献 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角标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末。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张延昌,杨扶德,田雪梅,等.《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J].甘肃中医,2004,17(12):11-12.

[2]潘文.中医温病方剂手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58.

2.11 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物名词》(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12 数字 本刊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测量数据按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有关有效数字的规定取有效位数,尽量作统计学处理。

2.13 分点叙述层 请参考本刊各栏目的格式或采用1、1.1、1.1.1、1.1.1.1。

2.14 计量单位 执行GB3100 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为计量单位。

2.15 其他注意事项 ①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②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国家或部、省级、市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应以脚注形式于文稿首页左下方说明,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号××××)”,并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复印件)。③为了确保来稿具有科学的严肃性,维护本刊的声誉和读者的利益,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内容不变稍改文题、内文而分投。一旦发现一稿多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④本刊实行初审、复审与终审的三审制度,总审稿周期约为60个工作日左右。⑤向本刊投稿均视为接受本刊稿约约定。⑥来稿录用并办结录用手续后,本刊将于出刊前4-6个月与作者联系修改,待出刊后赠送当期刊物2册。⑦我刊所载论文已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和华艺等数据库收录,如您强烈反对您的论文被录入上述数据库,请提出特别申明。

2.16 我刊联系方式:电子信箱:gszyyk@126.com,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邮编:730050,电话:0931-2337364,QQ:80556855。

主要栏目:

著:理论论著、临床论著;方药:道地药材、方剂配伍、药理研究、质量分析、制剂工艺、本草新证;陇右医学:敦煌医学、岐黄医学、汉简医学、皇甫谧医学、伏羲文化、陇中骨伤;论坛:学术传承、博士论坛、医史文献、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医疗管理、学术争鸣、杏林留芳、释古博今、医理溯源;专题:丝路医药、民族医药、灾害医学、流行病学、政策法规、调查分析、标准规范、域外汉方;报道:临证经验、衷中参西、特色医疗、临床护理、诊断剖析;动态:前沿探索、研究进展、品墨闻香、译林新意等

期刊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西部中医药数据统计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我们提供的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

学术顾问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晋升难度.

杂志推荐

杂志推荐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论文撰写指导

论文撰写指导

编辑一对一撰写指导,论文疑难解答,轻松应对退稿、返修.

西部中医药相关评论:

臧***

2024-12-16 19:45:12

很好而且很受认可的杂志,投稿一个多月便收到修改说明,有二十来条意见。逐一修改后返回,编辑打了几次电话确认几个符号后,再等一个月,已经挂在网上了。个人感觉:虽然曾经被拒过两次,但仍然认为编辑很负责,也很专业,提的问题也很到位。

子车***

2024-11-02 02:05:23

这个杂志,估计是稿件太多。上个月刚被拒,理由是创新不足。看了期刊上的文章,也不过如此。看来只能投别的了。

亓官***

2024-10-22 15:24:49

西部中医药的审稿速度蛮快的,一般编辑要求审稿人18天内审完稿,不过个人认为这个杂志对方向要求比较严,服务非常好,专业又耐心,速度也快,同事一并介绍给你,希望能继续保持服务和质量。

益***

2024-09-02 13:31:46

总的来说,还算顺利,编辑部老师很负责,也很认真,态度也比较温和。对文章要求比较高,需要有创新性。审稿人很负责,稿件查看很仔细,修改意见很中肯!推荐投稿!

闻***

2024-07-21 23:08:37

初审四五天就结束,挺快的。6月10送外审,至6月23还没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外审结束,祈祷。。。

皇甫***

2024-05-16 11:26:40

今6月初投稿,7月初退修,没啥大问题,修改后寄回。打电话给编辑,说应该没问题。总体来说西部中医药编辑比较负责,而且效率蛮高。投中可能性大。推荐给大家。

胡***

2024-04-12 10:08:29

首先,杂志投稿时格式要求比较简单,觉得这样很人性化;其次,审稿很快,而且编辑的态度特别好,没有消息的时候,编辑帮忙查了说还没有出来,也没有不耐烦。

红***

2024-03-15 22:27:05

审稿周期基本为1个月,到期没有返回意见的直接与编辑联系。发表周期较快,6个月可以见刊。西部中医药杂志办事效率是无容置疑的,这是本人推荐投的优级期刊。大家可以试下~

壤驷***

2024-01-30 04:33:04

效率很高,看审稿专家怎么样,编辑都很专业

何***

2024-01-05 08:12:28

第一次收到修改意见 而且提出的都是特别细微的地方 足以见得编辑是认真审的稿子 还挺感动的。但是后来文章被另一个期刊录用 就没有回复 对此非常抱歉。不过就冲着审稿态度 下次一定还投这本期刊。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