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史研究》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中国史研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39/K,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史研究》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中国史研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039/K,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学术顾问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晋升难度.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编辑一对一撰写指导,论文疑难解答,轻松应对退稿、返修.
第一次投这个期刊,两次修改后录用。7月9日投稿,7月12日收到审理费缴纳通知,13日缴纳审理费,19日送审,初审结果是9月24日,历时两个多月,10月1号修回。复审结果是10月22日,中间自己耽误了半个月,11月8日修回。12月5日通知录用。不算自己耽误的时间大概4个半月左右。确实审稿周期不短,可能也是自己写的不好一再返修的原因。觉得审稿人给的身高意见比较细致、对问题的提出比较准确。期刊的档次也很高。写的有点多11页收了版面费。
审稿周期6个月,发表周期约2,出版前中文编辑和英文摘要编辑很仔细,反复打电话问问题。
快递很给力!杂志的包装也很好。内容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很不错,包装完整,印刷清晰。到货很快。已经看了很多,会继续支持这个杂志的。
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文章,选的这个杂志,然后就中了。杂志非常好中。其他方面也都挺好的,我投稿之后,中间经过修改,最后录用,一共花了两个月。审稿速度真是很快。编辑部的人态度也可以
一个审稿人建议改投,另一个建议发表,复审结果是退稿,编辑给了大修,修改完传回,就是修改说明写得详细点,认真改了一下,总体感觉需要一点创新的东西,中国史研究杂志的编辑老师比较仁慈,给了大修,就是有些编辑老师的耐心不敢恭维啊,中了,还是比较开心!
整体感觉中国史研究杂志编辑很认真负责,一点微小的错误都会审出来,很敬业,中间打过电话咨询过一次,态度也很好。不过相对国外杂志,速度还是有点慢了,当然可能是稿件过多,编辑忙不过来,收到邮件都是下班,有次还是晚上十点多,编辑也挺辛苦的。还是希望以后能加快点速度,祝中国史研究杂志越办越好,质量越来越高。
今天起来看文章状态,发现已经处理完毕。因为昨天的状态是在编辑手中准备决定,以为直接被拒了,结果竟然不用修改直接接受。应该说是太幸运了。从投稿到接受不到两个月。推荐投稿!
这篇文章写好之后,我先投给很多期刊。首先是《编辑学报》,马上拒稿,因为我分析的对象是社科期刊,它们只要自科期刊研究。然后又投给《情报科学》和《图书情报工作》,增刊,被我拒了。然后就投给了《中国史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初审(两个月),11月底收到退修通知书,增添了文献,重新画了图,重写了摘要,也算是大修了,修改了一个星期,就发回终审。昨天下午受到了通知书。可见图。
审稿速度还是蛮快的,一个月就给审稿意见,五个审稿人,回复修改意见写了12页,都快疯了, 递交修改意见后,一周直接接收, 总的来说 审稿人很认真,审稿意见很中肯,杂志办事效率高。
我投了一篇关于名人春秋的文章,该刊对文章的内容新颖,格式规范要求较高,编辑很认真负责,严谨。对文章中存在的标点符号错误都不会放过哦。非常感谢!是个不错的期刊,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