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怎么发表才有意义?
时间:2024-07-17 17:06:15 来源:学术文海
2019年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纳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决定联合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并提出要求让更多医疗卫生人员享受到绩效考核、课题申报、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制度保障,更愿意投身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
随着“科普中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投身到科普工作中,那么普通医人员该如何参与科普了?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科普了?
小编推荐医务人员可以投稿科普作品到《家庭保健报》!
《家庭保健报》除了出版纸质报刊外,还拥有多元化的科普传播方式,切合时代发展的脚步,作者投稿的科普文章,报社都会同步编辑、制作成科普音频、科普视频,在纸媒订阅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新媒体的科普传播方式更合时代的发展,《家庭保健报》同时结合各类搜索引擎、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动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加作者科普作品的阅读量、传播次数。只有读者能读到的科普,才是真正有用的科普!
《家庭保健报》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CN23-0022,隶属于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是专业的医疗保健类报纸,曾获全国十佳卫生报纸、全国百家优报刊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