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工程杂志是核心期刊吗?矿冶工程杂志是什么级别的核心期刊?
时间:2024-11-20 12:30:12 来源:学术文海
矿冶工程杂志是核心期刊,矿冶工程杂志是北大核心、科技核心、国家级期刊,杂志由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复合影响因子:1.51,综合影响因子:1.313,适合煤矿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选矿、材料、冶金、采矿、企业经济与管理。
什么是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 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从影响力 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又称"中文核心 (PKU)"。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 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九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北大核心期刊前五版是每四年更新一次,从08年往后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出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9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矿冶工程简介:
《矿冶工程》杂志创刊于1981年,现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由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金属学会联合主办,以“积极宣传报道矿冶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矿业经济与管理等,重点报道矿冶行业前沿动态,交流矿冶科技成果、技术经验,传递矿冶科技信息,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矿冶工程》杂志从小到大,已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刊物。
一、一流水平的主办单位
《矿冶工程》杂志是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长沙矿冶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金属学会是中国一级学会组织,汇聚了国内顶尖科技人才,能在学术上对我刊进行及时、科学地指导;长沙矿冶研究院是大型科技企业,所从事的科研生产领域与《矿冶工程》报道方向大致相符,始终将《矿冶工程》视为重要的对外窗口,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杂志大力支持。
二、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编委会和高水平的编辑队伍
《矿冶工程》编委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两院院士约占50%。全体编委非常关心支持刊物的发展,不仅亲自撰写论文,而且时刻给予具体指导。
《矿冶工程》杂志拥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各专业编辑都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他们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动态,不只是简单地进行论文采集和编辑工作,而是及时跟踪各专业发展趋势,报道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导和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
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矿冶工程》杂志纸质版及数据库读者分布在17个国家与地区,机构用户4500个(据中国知网数据)。主要发行对象为各矿(冶)集团、设计院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并报送国家相关部门,同时本刊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相关机构有着密切的交流。
自2016年在官网(www.kygczz.com)实行全文免费开放获取以来,每月杂志文章摘要被点击次数达3万余次,PDF全文被下载次数每月达6万余次(据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月度报告数据)。
四、得到了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肯定
《矿冶工程》杂志首批被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核心学术期刊、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湖湘优秀出版物、中国金属学会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资讯等全文收录并上网;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英国《采矿与冶金通报》等国外多家权威文摘检索机构收录。
《矿冶工程》杂志论文质量较高,其中各类基金项目论文比达到60%以上。期刊综合评价总分在全国冶金工程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名列前茅。
《矿冶工程》被中国期刊学会授予“2007~2008年编校质量优秀期刊”,期刊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
2014年,经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矿冶工程》入选“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中,《矿冶工程》杂志位列T2级别,定位为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权威期刊。
中国知网公布的《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对每个学科期刊按照影响力指数(CI)排序,并按期刊数量等分为4个区(Q1、Q2、Q3、Q4),《矿冶工程》杂志位列Q1区。
五、表面装帧美观,内在质量优良
《矿冶工程》向来注重刊物质量,从论文采集、编排到出版印刷都从严要求。在稿件的选取过程中,实行三审制度,坚持质量第一,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保持一定数量的基础理论方面的文章。我刊报道的论文中有关国家攻关项目、基金项目的比例高达60%。这些论文系统地反映了行业的最新成果、最新工艺等。
六、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自创刊以来,《矿冶工程》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把传播科技知识、宣传科研成果、推动科技进步做为办刊的出发点。严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宣传纪律和保密制度。
《矿冶工程》始终注重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随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发行量不断增加,广告业务逐步增多,杂志社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办好刊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开门办刊,组建“矿冶工程理事会”,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召开学术会议,例如《矿冶工程》杂志定期主办的“全国选矿专业学术年会”,是中国选矿行业学术水平最高的大型学术会议,对推动我国选矿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矿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