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信息科技> 新闻与传媒> 国际新闻界> 国际新闻界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国际新闻界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3-04-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国际新闻界杂志不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国际新闻界杂志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复合影响因子:5.314,综合影响因子:3.124,是优秀新闻类北大核心、SCD、CSSCI、国家级期刊,适合新闻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当代传播业;新闻业管理;网络传播;传播学论坛等面向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师生。。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国际新闻界简介:

《国际新闻界》(ChineseJourna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CJJC)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刊载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本刊为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之一。本刊对来稿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坚持学术质量第一,致力于学术自由与创新的追求,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继续保持国内一流水平,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使《国际新闻界》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术期刊。

1961年4月25日,《国际新闻界简报》第1号创刊,至1965年12月共出版24期。创刊号注明“内部教学参考资料请勿外传”,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辑,主要介绍国际新闻界的动态和有关资料。创办时虽然只是内部刊物,但在中国隔绝于世的特殊情境中,它开启了一扇窥见外部世界的窗口。其中1964年9月25日至1965年9月25日期间,因本刊人员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停刊一年。此次复刊为了读者查阅方便,特将本刊第1号至22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分类编成目录索引,附于该期末尾。中断期间,国际新闻界发生的重要事件,仍予补译刊登。“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经停、分、合的磨难,本刊在“文革”期间停刊。

1979年5月,《国际新闻界》恢复出版,刊载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新闻界动态、报刊宣传述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报刊史、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新技术等,约两月出版一期,总字数约五万字。这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研究的恢复和重建、传播学的引进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和其他新闻教育、研究单位老一代新闻传播学者们,为本刊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1981年3月11日,《国际新闻界》经教育部批准,自该日起公开发行。本刊此时的刊载内容扩展为国际新闻界动态、外国报刊宣传述、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采访与写作、编辑、评论、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广告、报业管理等)、新闻事业史、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新技术等,每三月出版一期,十六开本,64页左右,约10万字。

1995年至2006年期间,《国际新闻界》主要是以介绍国际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为主的学术性刊物,集学术性、新闻性于一体,探讨新闻传播前沿课题,提供世界传媒发展的最新动态,介绍叱咤风云的国际新闻界人物,探讨国际传播中的最新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

1999年开始,《国际新闻界》正式实行来稿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评审委员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新闻界》特邀编委及校外专家组成。1999年本刊被评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同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的“本期话题”栏目曾获全国学术期刊金奖。

2005年第5期起,《国际新闻界》不再只刊登外国以及涉及外国与中国关系的稿件,而是以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研究领域(包括新闻传播业务)的学理研究为主,综合体现本学科的学术志趣和发展趋势。

2006年开始,《国际新闻界》又由双月刊改版为月刊,研究内容包括新闻传播史论、大众传播业界、广播影视、编辑出版、广告、公共关系和传媒经济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网络信息传播、传播科技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以及与传播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成为“大传播”所有领域的各种研究课题的探讨空间和研究成果发表的园地。

2010年第4期开始,本刊的网站和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开通,初步实现投稿和审稿的数字化管理。同期本刊对注释与文献进行中英对照的改版,加强了本刊的国际化程度,也为外国学者了解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文献提供了一扇窗口。

2013年第1期开始,本刊在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中首次采用国际学术期刊通行的16开版本。同年8月,本刊新网站和新远程投稿和编辑系统启用,全面实现投稿和编辑的数字化管理。

2014年,《国际新闻界》开通并运营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已在《国际新闻界》纸刊上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2020年,《国际新闻界》主办了“可以听的论文”系列线上讲座,邀请曾在《国际新闻界》上发表论文的作者,讲述自己的研究以及研究背后的故事,与诸位读者相聚云端,反响热烈。同年,《国际新闻界》入驻哔哩哔哩网站,运营“国际新闻界_学术讲座”的官方账号,发布国际新闻界编辑部参与举办的学术讲座视频,与时俱进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形式丰富、获取便捷的丰厚学术资源。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