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陕西师范大学主办,是优秀教育类北大核心、科技核心、CSCD期刊,适合教育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综合评述;研究简报。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办刊宗旨: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地球科学、环境与资源科学、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旅游学、体育运动学、教育技术学、科学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获奖情况:国家“双效”期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报评比一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创刊尤其是1999年实施名牌学报建设工程以来,始终关注学术发展前沿,注重理论探索和创新,已在文史有关基础学科及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形成明显的内容特色,学术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先后连续荣获“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陕西省十佳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自然科学报评比一等奖”等称号,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源刊,并被有国际影响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2008年入选陕西省大报名刊工程,被有关报刊媒体及国家教育部领导誉为“学苑明珠”。
作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期刊,本刊将以创办学术导向正确、内容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精品期刊作为奋斗目标,立足西部,面向海内外学术界,开放办刊,广纳名家名文,擢拔学术新秀,努力组发具有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力求在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古代文学、西部研究等领域引领学术方向,反映全国高校学术水平,把目前开设的:“历史地理”、“周秦汉唐文化”、“唐史研究”、“唐诗研究”、“西部研究”、“编辑出版学研究”专栏办成特色品牌专栏,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观点、新材料和新方法。
在教育部和我校的强力支持下,本刊将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新的办刊理念和更具活力的办刊体制和机制,进一步优化编辑人力资源,建立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编辑骨干队伍;严格实行编辑工作责任制,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顾问,主持特色栏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组稿工作;坚持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杜绝学术赝品;遵守学术规范和纪律,倡导自由讨论和严谨朴实的学风文风;提高稿酬标准,对发表后产生重大学术影响的论文实行重奖;积极创造条件,在近两三年内创办出版学报英文版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