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学报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盐城工学院学报杂志不是统计源科技核心,盐城工学院学报杂志投稿难度一般。杂志由盐城工学院主办,是优秀科技类省级期刊,适合科技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基础科学研究;工程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实验报告;综述。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盐城工学院学报简介: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盐城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671-5322,CN32-1650/N。《学报》设有“博士论坛”等栏目,主要刊登机电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应用及维护、纺织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的学术论文,竭诚欢迎广大高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博士、硕士研究生赐稿。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获江苏省一级期刊;1998年全国高专学报《三优》评比,获优秀学报二等奖;2000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和评价数据规范评比获优秀学报奖。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盐城工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兼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96年盐城工学院成立后,《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盐城工学院学报》,1998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盐城工学院学报》取得正式刊号,刊号为CN32-1499/C。更名后的《盐城工学院学报》仍是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001年12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了《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刊号为CN32-1650/N。原《盐城工学院学报》变更为《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设置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语言、历史、高等教育研究等栏目;同时结合地方实际设立了“盐海文化”研究专栏,其内容包括海盐文化研究、新四军研究、沿海滩涂与湿地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名人如“二乔”(乔冠华、胡乔木)研究、“二戈”(戈公振、戈宝权)研究、与盐城地方相关的《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研究、《镜花缘》与作者李汝珍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