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医药卫生科技> 神经病学> 中华脑血管病>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不是统计源科技核心,中华脑血管病杂志投稿难度一般。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优秀医学类国家级期刊,适合医学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经验交流、讲座、综述、病例报告、教学园地、手术与教学视频、医学快讯、继续教育、学术会议介绍等。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中华脑血管病简介: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是以脑血管病为基础的,涉及神经内外科、介入、护理、超声、康复、放射、急诊、中医等相关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学术类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第一条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二条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的主办单位是中华医学会。

第三条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是本刊的领导机构。编委会是依靠脑科与多学科专家共同办刊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本刊的学术组织和领导机构。

第四条 办刊宗旨:以重点刊载报道临床脑血管疾病,涉及神经内外科与介入、护理、超声、康复、放射、急诊、中医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为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医师、研究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术成果展示与创新交流的平台,着力推进我国临床脑血管疾病与多学科领域医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第五条 办刊方针、重点栏目:本刊以脑血管疾病为基础,涉及相关多学科领域研究为主要内容。重点栏目为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述评、病例报告、教学园地、手术与教学视频、医学快讯、继续教育讲座、学术会议介绍等。

第六条 业务范围:编辑出版脑血管疾病以及相关的神经内外科疾病、介入、护理、超声、康复、放射、急诊、中医等多学科相关基础医学研究方面的各种论著、指引、论坛、进展等文章;发布国内脑血管疾病与多学科领域的各种调查研究统计数据,以实现有限的资源能够共享;刊登解决本专科各种疑难问题的探索性文章以及有关本专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杂论;收编本专业具有文献价值的其他资料。

   总编辑 樊东升,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研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病学系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教育部“211工程”及北京市科委、教委等重大项目基金课题;同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医学攻关/支撑课题以及国家“973计划”项目学科子课题等。曾任世界卒中组织(WSO)理事会理事(2012—2016),现任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北京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病学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组长,中华神经病学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兼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ALS)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兼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周围神经与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内科组组长、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等,另为《Nature Reviews Neurology》(中文版)副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副主编、《癫痫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副主编、《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副主编,以及《Neurology》(中文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中文版)、《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国脑血管疾病杂志》、《中国卒中杂志》、《中国神经免疫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临床荟萃》、《内科理论与实践》、《医学研究通讯》等期刊编委、通讯编委。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