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医药卫生科技> 药学> 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中国药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时间:2024-11-25 01: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国药学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国药学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优秀医学类CSCD、北大核心、科技核心、国家级期刊,中国药学杂志复合影响因子:1.746,综合影响因子:1.367。主要栏目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科研简报。

什么是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 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从影响力 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又称"中文核心 (PKU)"。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 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九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北大核心期刊前五版是每四年更新一次,从08年往后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出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4818977 条,引文记录 60854096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9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中国药学简介:

《中国药学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综合性药学学术期刊,前身为《药学通报》,在合并了中国药学会北京分会主办的《北华药讯》、济南分会主办的《药学学习》和南京分会主办的《南京药讯》的基础上,于1953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本药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60年6月曾因三年自然灾害停刊,1963年4月复刊。1966年9月又因“文化大革命”再度停刊,1978年7月第二次复刊。1989年《药学通报》更名为《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6月8日成立了《中国药学杂志》社有限公司。1953年创刊即为月刊,2005年起改版为半月刊。《中国药学杂志》现任主编为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长桑国卫院士、陈凯先院士。

创刊伊始,本刊即确定了“以宣传政策法令、交流药学工作中的经验心得及介绍先进的苏联药学作为刊物的中心内容”的报道方向;以“配合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并达到药学知识普及提高的目的”的办刊宗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积累,确定了本刊“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办刊宗旨,“新、全、实、活”的办刊理念,“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

在创刊之初,本刊只有经验介绍、技术交流等两三个栏目,70年来,历经十余次大的调整和不断完善,并结合国家与医药行业的发展适时增减,形成现有栏目,设有院士笔谈、专家笔谈、综述、论著(内容包括:生物技术、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重大新药创制、药物与临床、新药述评、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知识介绍、读者园地等,基本涵盖了药学研究各领域。

70年来,本刊刊出了大量国内药学科技工作者的最新科研成果,涉及重大发现的首报,重要成果的推广。所刊出的文章在药学各领域影响广泛,一直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信息量,拥有了许多在药学界有影响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影响和带动了一批药学科技期刊的创办和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药学界优秀人才和编辑出版人员。

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及各项指标在同类刊物中始终名列前茅。本刊曾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现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文献》(RSC)、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同时被国内知名的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源期刊等;在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入选历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创刊70年来,本刊多次荣获国家和有关部委奖励,1992年获“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全优期刊”;连续三次获得“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1992年,1997年,2000年);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2,1997年,由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连续三届荣获新闻出版总署设立的“国家期刊奖”(1999年,2003年,2005年);2001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设立的“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2006、2007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两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8年,2011年),2014年获“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2009年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称号;连续三年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2-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经费资助(2000年,2001年);连续8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项目资助(2006-2015年);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项目TOP50;2019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药学杂志》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