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杂志是生态环境部工作指导刊,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连续三届获得“中国百强报刊”称号。创刊45年来,《环境保护》杂志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已发展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经济、文化、科技、产业等领域以政策阐述和科技传播为重点的主要媒体及政、产、学、研、用交流沟通的综合性平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2017年,在传统媒体转型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环境保护》杂志继续深化媒体融合,对纸质媒体的优质内容做好深度开发和多次开发,不断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有效推进了内容产品、技术应用、平台终端、渠道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创新融合发展,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得以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已超过10万人。
《环境保护》杂志社还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举办高峰论坛、研讨会、产学研接洽会等多种方式,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跨界交流与互动,在提升杂志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17年,《环境保护》杂志社组织承办了第一届“中国生态环保大会”,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部级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生态环保领域的600余嘉宾代表齐聚为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建言献策,成为生态环保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综合性活动。 2017年,《环境保护》杂志进一步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依托《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的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性地建立起全面整合智库、金融、技术等各领域优势资源,为政府、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论证、环保认证、金融服务等的环保产融平台——环境保护产融促进中心,促进了区域产融交流与合作。同时,《环境保护》杂志继续强化与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宣传合作,与广西省、营口市、威海市等省市建立了深度宣传合作关系。
期刊收录:
环境保护投稿需知:
《环境保护》创刊于1973年,是生态环境部主管的生态环境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环境保护》为半月刊,16开,彩色印刷,每月10日、25日出版,主要刊登生态环境领域的政策解读、理论研究等学术文章,常设栏目有“聚焦”“政策”“深度”“观察”“业务”“国际”“一线采风”。
本刊热忱欢迎广大读者投稿,在投稿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条款:
1. 来稿应为原创性成果,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
2. 本刊采用电子邮件添加Word附件投稿的方式,投稿时请在邮件标题和附件名称上标明“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日期”,以便在您咨询时,编辑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查到您的稿件。
3. 本刊对稿件有删改加工权,作者如果不预先特别声明,则视同默认。(删改加工只会在必要时进行)
4. 勿一稿多投,一旦发现,本刊将予以追究。本刊稿件处理实行“三审”制。原则上,本刊初审时间为1个月,1个月后未接到本刊编辑部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
5.本刊现已入编“中国知网(CNKI)”及其下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下属数据库”。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投稿时敬请说明。
6.体例要求: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新颖、简洁,并请附上文章题目的对应英语译文,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注意句中词语首字母需大写。有基金项目或课题类文章可在文题上加“*”注释,并注明基金项目和课题的名称与编号。
2)论文篇幅建议在4000~8000字之间,要求思路清晰、表述客观准确,正文字体为五号宋体。除正文外,稿件还应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单位、职务/职称、通信地址、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电子邮箱及联系电话)。文章署名可按作者的贡献大小排序,原则上不超过4位作者。
3)在论文结构层次上可设置一级、二级和三级标题,但需避免划分出四级及以上的标题。
4)内容摘要建议在150~300字之间,要求客观、简洁地阐述论文的论题、基本观点、研究方法与主要结论。
5)应尽量使用具有检索价值的关键词,数量为3~8个。
6)文章中的图、表要精选精简。图上坐标名称、符号和单位必须齐全,数字、符号要非常清晰,以免造成错误;若插图为地图,要采用经过测绘部门审定的地图。
7)参考文献请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
参考文献示例:
[1] 汪劲. 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J]. 环境保护,2014,44(5):18-22. (中文期刊类)
[2] HEAL G.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J]. Ecosystems, 2000, 3(1):24-30 (英文期刊类)
[3] 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18-03-05.http://www.mod.gov.cn/topnews/2018-03/05/content_4805962.htm.(网络文献)
[4]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绿色发展新时代:中国绿色转型2050[R]. 2017. (报告类)
[5] 王人博,程燎原. 法治论[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4. (专著类)
[6] 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N]. 人民日报, 2017-07-21. (报纸文章类)
[7] 陈婧.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提升环境监管水平[N]. 中国经济时报, 2017-01-12 (报纸文章类)
[8] 薛桂芳.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世界海洋实践的影响. 中国航海学会会议论文集 [C]. 2005:92-95. (论文集类)
[9] 姜霞. 中国林业碳汇潜力和发展路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6. (学位论文类)
本刊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407室
邮政编码:100062
网址:http://www.hjbhzz.com/
投稿邮箱:enprmag@126.com
电话:010- 67113764
传真:010- 6711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