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与研究
Machine Design & Research
《机械设计与研究》创刊于1984年6月,由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1984-1987年4年内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6期,主编为黄步玉教授、编委会主任为沈珑教授。1989年起改由《机械设计与研究》杂志社出版,并增加了上海协昌有限公司为第3主办单位,主编为黄步玉教授、常务主编为邹慧君教授、编委会主任为谢绳武教授。1999年起第3主办单位改为上海港机有限公司。2006年起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1994年起至今主编为邹慧君教授,编委会主任2004年仍为谢绳武教授,2004年后为林忠钦教授。现在,主编为邹慧君教授,副主编为杨建国教授,编委会主任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
期刊收录:
机械设计与研究投稿需知:
《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是集学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机械类刊物、《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有阵营强大的国内外编委队伍。本刊系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版,大16开本,每期传递信息量约45万字。
一、本刊主要栏目
主要栏目:综述与评论,设计理论与方法,智能化机械设计与应用,新系统、新装置、新机构,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传动技术与装置,零部件分析与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技术与控制系统,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感知系统与测试技术,实验技术与装置,工业设计与工业工程,新产品开发与设计,机械史与古机械复原研究,标准制定与宣讲等等。
二、来稿要求
1.来稿为打字稿;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文字符合“简化字总表”;外文字母要写清楚,易混字母请用铅笔加注;上、下角位置标注要清晰。请用文字稿一式两份寄编辑部(同时本刊接受电子邮件文稿,请发至jofmdr@126.com,同时汇200元审稿费)。
2.稿件字数一般控制在8000字左右(含附图篇幅),一稿不得多投,一切侵权事宜由作者自负。登载来稿时本刊有删改权。2个半月内通知审稿结果。来稿请自留底稿,稿件如不录用,本刊恕不退稿。
3.稿件的格式顺序:题目,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E-mail,200字以下的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职务,主要从事工作、论文和专著数、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
4.附图须按工程图标准直接用CAD软件绘制打印,线条不能太细,字体不能太小,一般用6号仿宋体,尽可能简明、清晰。图中外文字母用斜体,坐标系O-xyz中xyz用英文斜体小写,O用英文斜体大写;单位符号(比如mm、MPa等)应为正体。框图中英文字母用正体。图中法定计量单位用符号标出,不用单位的中文名称。希望采用计算机绘图,提供线条光滑、文字清晰的激光打印图样(来稿应另附论文插图一套)。
5.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内容要齐全。被引用期刊论文等单篇文献时,其标注方法为:顺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标注方法为:顺序号,编著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符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姓和名用字母均应大写。
三、注意事项
1.论文题目要简练、醒目,明确体现论文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
2.摘要应简明扼要,表达主要论点、内容和结论,切忌过于简单和空洞。英文摘要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地和邮码,摘要,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一致。
3.文稿内容应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主题突出,立论有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中使用的物理量、单位、符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标准”。对于矢量用黑体字标记,请作者用红笔标明。
4.来稿采用电排打印(间行打字),稿件上要有每位作者亲笔签名。
5.投稿者需同时交纳审稿费200元,刊出时需交纳版面费,汇款时请务必注明稿件编号和联系人姓名、邮编、通信地址、移动电话和E-mail等。修改稿2个半月内不返回者,按自行退稿处理。
6.稿件需注明得到哪一类基金资助,并附批准号。
7.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料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与本刊稿酬一并一次付给。如作者对所投稿件不同意编入,请事先申明,否则被视为无异议。
8.本刊谴责抄袭、剽窃行为,一经发现,将采取坚决措施。
四、录用稿件的信息反馈
1.稿件发表后,请作者将论文得奖、引用情况和论文成果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情况及时反馈,以宣传作者成果并协助本刊了解办刊效果,本刊定期公布结果。
2.对于本刊发表的稿件,欢迎提出质疑、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