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杂志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3791;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5042/N;邮发代号82-238,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学术期刊目录。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办刊宗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报道科学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发现、新创造、新方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国家科技事业发展。
栏目设置:科技前沿、信息与智能、动力与电气、工业与技术、建筑与土木、农业与技术、科技与经济、安全与防灾、科学研究、科教资讯、图书馆资讯、探索与争鸣。
科技前沿主要收录创新性与学术性较强的稿件(如工业、化工、机械、动力、电气、建筑、航空航天等方面),且要求作者学历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或职称为副高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及有基金项目者优先,内容字符数达到8000字符。
信息与智能主要收录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智能智造相关内容的稿件,具体包括:计算机原理、设计和性能分析、结构、材料、制造、装配、测试、检修、机房安全,无线电电子、电信技术、雷达、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与维护,小型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与维护,计算机电路,微机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外部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程序设计,控制系统的调试等计算机控制相关方向;软件的开发、应用与维护,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应用软件开发相关方向;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与维护工作,数据库原理等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网络建设,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组网和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以太网、Intranet和Internet应用,以及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相关方向;C 语言、数字电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及实验、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器件、微电子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CAD、微电等内容的文章。关于人工智能、智能智造方面的文章
展开全部
动力与电气主要收录关于蓄能技术、动力能源、动力机械、动力厂总论,电工设计、制图、安装技术、保养、维护、安全,电机、变压器、变流器,发电、配电设备、电气化、天然气、电能应用、以航空航天为基础的电路分析及实验、模拟电路及实验等方面文章。
工业与技术主要收录具体论述涉及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业、机械仪表工业、电工技术、采掘(伐)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轻工业以及依靠简单工具进行手工劳动的手工业等行业相关生产技术的稿件,具体包括:以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为代表的采掘(伐)工业方向;以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方向;以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为代表的加工工业方向;轻工业方向(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即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即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主要刊登反映工业工程学科的科研、开发成果;交流推广工业工程设计、生产新技术及经验,努力提高工业工程技术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工业工程技术发。该栏目主要强调技术的创新、原创性水平高。
展开全部
科技与经济主要收录关于探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传递科技经济信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文章,包含科技投融资、创新体系建设、市场分析、市场经济研究、行业产业经济等方面。
农业与技术主要收录关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副业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具体包括:农作物生物学原理、地理分区、先进的育种技术、灌溉技术、化肥、排水、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技术、温室暖棚技术;林业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研究和相关技术;渔业捕捞、养殖和加工生产相关技术;畜牧业和其他农副业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建设、耕地建设、新型农业工业工程、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大数据及物联网工程、农业生物技术、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等创新性研究的文章。
展开全部
建筑与土木主要收录工程技术类稿件以及建筑工程类稿件,具体可包括:地质勘测、矿产普查与勘探、遥感勘探等地质学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土木类;基础建筑科学、建筑勘测、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土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建筑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学、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测量、冷热源、暖通空调、燃气输配、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代表的建筑环境控制、建筑节能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以及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设计方向;以建筑造型设计、场地设计、建筑周边环境及空间设计、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为代表的建筑学相关内容等方面文章。
展开全部
能源与环境主要收录讨论能源工程、能源与环境关系、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文章,具体包括:1.能源工程,主要收录与能源技术、能源工程项目相关的文章,具体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利、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相关技术与工程,能源开采、运输、装备、利用等相关技术与工程;能源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技术与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能源信息化等相关技术文章。 2.环境工程,主要收录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区域与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工程、生态环境风险控制、大气污染研究与防治技术、饮用水工程、城市污水和工业用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城乡水系统与生态循环、空气污染控制、固废资源转化与安全处置、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与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文章。
展开全部
学术综述该栏目主要收录学术报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研究(指作者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问题( 研究领域或研究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等具有学术性、前沿性、科学性等高水准的研究文章。
图书馆资讯该栏目主要收录关于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高端交流平台建设、现代服务、智慧服务、理论探索、文献学、情报学等方面文章。
探索与争鸣具备突出创新性的稿件、学术性、前沿行为引导,科学性为追求的或者新技术融合的相关文章,以及大学生毕业设计等高水准的研究成果方面文章。 其中党建、政府治理、政府规划、媒体舆情、伦理、基因编辑、历史、民族、种族、法律法规、军事、哲学、刑侦、管理、人才培养等文章不在收录范围。
安全与防灾主要收录研究安全工程、防灾工程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文章,具体包括: 城市消防、建筑防火技术和工程、地震灾害及其防治工程、抗风工程、防洪防汛工程、抗旱工程、工程检测加固、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等研究;矿山、地下建筑、地上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安全原理、安全监测、安全系统工程等研究;户外作业施工工程技术研究;自然灾害预警技术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研究、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研究、应急避险、应急指挥和救援功能的大型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工程研究。
展开全部
科教资讯该栏目主要收录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文章,包括VR/AR、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文章。 其中初等教育、社科类教育、思政教育、哲学教育,宏观教育改革、刑侦等方向不在收稿范围内,有关学校行政管理、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科研工作、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材管理,以及教育领域战略、行业发展方向、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教改成果研究方向的稿件不再收录。
展开全部
科学研究该栏目主要收录基础科学相关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代数学、几何学、统计学、应用数学、数学分析、计算数学等数学研究;高能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宇宙学、计算物理、应用物理、光学物理等物理学研究;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化学研究;天文学研究;地球科学研究等。
读者对象:各单位科研管理人员、科技企业科研开发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和关心高科技转化的社会各界人士。
期刊收录:
科技资讯投稿需知:
《科技资讯》杂志投稿须知:
1.作者必须保证我刊独发权,严禁一稿多投。应自觉遵守国家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如发生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稿件,我刊将协助被侵权人追究侵权责任,并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给我刊造成损失责任的权力。
2. 凡经我刊录用并发表的论文,根据投稿时签署的版权协议,作者即将论文整体以及附属于论文的图、表、音频、视频、附件内容或其他可以从论文中提取部分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权力在著作权保护期内转让给本刊编辑部。
3. 来稿要求不低于3个版面(计空格,不少于5000字符。含图、表、公式另计)。参考文献要求近5年内不少于6篇,其中近2年内不少于2篇,含外文文献或硕博学位论文或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5的刊上发表的文章不少于2篇。带基金项目或课题的论文优先优惠发表。
4. 本刊根据收到融合出版费的先后顺序安排刊期。请您接到用稿通知后3日内办理汇款,以免延误刊期。因逾期汇款导致论文延期发表的,本刊不承担延误责任。
5. 我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如作者不同意我编辑部对其稿件有修改或删节,请与我刊编辑联系,进行特殊说明。
6. 我刊已录用稿,根据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以及数据库收录方或合作方的相关政策、规定的调整,涉及到稿件修改或其他方面的调整,作者要给予积极的配合。
稿件具体要求
本刊对省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课题”的优秀科研成果,经专家审阅认可后,优先刊登。
全部文稿包括以下部分:题目、署名、单位信息、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脚注等内容。
1 题目 应以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 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应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政编码。多个作者多个单位,单位须用序号标注,并在作者名处加注上标,不同单位地址之间分号隔开。作者单位为学校的,可具体到院系(班级统一删去)。多个作者不同单位,但省市邮编相同,前面相同的省市邮编可以省略,最后一个作者省市邮编要添加齐全。
例如:
张某1 李某某2
(1.吉林体育学院;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3 摘要 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以150~400字为宜。
4 关键词 提出关键词3~8个(关键词选用能反映论文最主要内容的术语,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词或词组)。并附英文的题目、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编、摘要和关键词。
5 引言 应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为“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省略。
6 正文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排程度;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等。正文题目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如:“1”,“2.1”,“3.1.2”等。
1 一级标题:顶格、上空一行、标题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格。如文中出现引言、概述这类一级标题时,应去掉,而当引言、概述这类一级标题下有二级标题或者(1)、(2)、(3)这样的下级标题出现时,可保留引言、概述。
1.1 二级标题: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格。
1.1.1 三级标题:前空2格、标题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格。
注:三级标题后用(1)(2)(3)序号后空半格。再下一级用①②③,序号后不空格。括号和点不要重用,不要用“一、二、三”等,也不要直接用“1、2、3”…可以只设一级或二级标题,以下直接用(1)(2)(3)…或直接叙述。文中序号用全括号,不用半括号。如果三级标题(如1.1.1)之后直接是叙述,不是标题,则将“1.1.1”改为“(1)”。
6.1 图 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应有图序号和图题,即使一个图表也要编号,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图1),不要使用中文汉字(如:图一)。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的外侧。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
6.2 表 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应有表序号和表题(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数字上下对齐。
6.3 公式 文中公式要可编辑,不能为图片格式。请使用Word公式编辑器或MathType编辑。
6.4 计量单位 表达量值时必须使用国际符号,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不得使用已废止的符号或中文,并注意大小写。
7 结语 应是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提炼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小结”、“结束语”、“结论”等统一改成“结语”。
8 参考文献(不得省略) 参考文献数量不低于3篇,参考文献引用要有时效性,尽量引用近3~5年的文献,其中至少1篇是近3年内的文献,在文中标注时请不要使用脚注或尾注格式。参考文献序号按正文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内容要注全。执行GB/和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要求。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括在被引文处右上角方括号内,如:[1]或[1,3,5],[6—8]。所有标点为英文标点,序号与人名之间空一格。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如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前三名要注全,之间用“,”隔开,第三名以后写“等”。
参考文献核验方法请参照:点击进入
示例参照:点击进入
9.首页脚注项 内容为“作者简介”、“基金项目”、“课题来源”。在标题右上角加上标①。论文中上基金项目须具备基金项目号,同时须有“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课题来源”字样。格式如下: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课题来源:格式同上(部分课题没有编号可不写)。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例如:张某(1971,8-),男,汉族,河南林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