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杂志是核心期刊吗?教学与研究杂志是什么级别的核心期刊?
时间:2024-11-20 12:30:12 来源:学术文海
教学与研究杂志是核心期刊,教学与研究杂志是CSSCI、北大核心、国家级期刊,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复合影响因子:2.582,综合影响因子:1.554,适合教育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当代中国与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政治学前沿、 政治经济学前沿、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西方思潮评介、 论问题探讨、 研究述评、 哲学研究、 动态·信息、 当代西方思潮评介、 学术动态、 本刊专稿、 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 教学·教材·教改。
什么是CSSCI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CSSCI来源文献检索界面,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CSSCI索引的文献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选刊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的来源期刊。来源期刊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总次数等数量指标与各学科专家意见而确定的。确定之后,每年根据期刊质量的情况,增删、调整有关期刊。具体确定来源期刊的原则有:
(1)入选的刊物应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
(2)入选的刊物必须是正式公开出版发行,且具有ISSN或CN号;
(3)入选的刊物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应多数列有参考文献;
(4)凡属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类的刊物不予收入;
(5)译丛和以发表译文为主的刊物,暂不收入;
(6)通俗刊物,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的各类文体艺刊物,暂不收入。
参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选用期刊占世界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选用期刊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结合我国社科期刊出版发行的情况,确定CSSCI的来源期刊数量占我国正式刊行的社科期刊总数的8-15%。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众多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什么是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 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从影响力 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又称"中文核心 (PKU)"。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 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九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北大核心期刊前五版是每四年更新一次,从08年往后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出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9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教学与研究简介:
《教学与研究》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53年5月。其创设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就是此前一年中共中央做出了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主要基地,重点培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的决定,同时,开始在全国高校中正式开设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对高校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以,《教学与研究》一创立,即确定了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为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的普及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与研究》在当时还组织并刊发了一系列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如关于“逻辑”问题的大讨论,就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教学与研究》在1964—1978年间被迫停刊14年。从1979年开始复刊。1980年,教育部做出决定,正式确立《教学与研究》为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在新时期,《教学与研究》恢复并继续坚持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05方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教学与研究》为配合国家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化”工程,配合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精神,配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积极投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建设和发展中,精心组织和大力刊发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努力提高《教学与研究》的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努力扩大《教学与研究》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日益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学术交流平台,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类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中的一面旗帜。
近几年,《教学与研究》始终坚持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关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成果、新进展,关注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专业教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意识、学术意识、问题意识、前沿意识,力求所刊发的文章可以及时而准确且全面、系统、深入地反映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思想流变,反映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相关学科之专业教学、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和改革的最新形态和信息,并努力尝试着对其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阐释。
《教学与研究》目前的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经典著作研读、哲学问题探索、政治经济学前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与世界、西方思潮评介、研究述评、教学难点解析、动态?信息等。
《教学与研究》早在1996年即建立和制订了比较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条例,并于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内部考评制度。从2004年开始,《教学与研究》创设了特约编审制度,即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与研究》的特约编审,请他们参与《教学与研究》的选题策划以及疑难稿件的审阅等工作。从2007年起,《教学与研究》又建立了匿名评审制度。目前,为保障发表论文的学术质量,《教学与研究》对所有稿源实行严格的内部三审制和稿件的外请专家匿名评审制。
《教学与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5年,《教学与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工程 ”。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1999年、2000—2002年、2003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的CSSCI来源期刊目录公告中,《教学与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类排名分别为第八、第五、第五、第五、第三、第二、第一。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并发布的“《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后改称“《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教学与研究》在2007年《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学科分类(马克思主义类)排名(按全文转载量)中位列第五、2008年位列第二。在2009年《复印报刊资料》综合性学术期刊按全文转载量总排名中位列第十、按全文转载率总排名位列第十三;在2009年《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类期刊按全文转载量和按全文转载率总排名均位列第十。在2010年《复印报刊资料》综合性期刊按全文转载量总排名位列第六、按全文转载率总排名位列第七、按综合指数总排名位列第四;在2010年《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分类期刊按全文转载量总排名位列第七、按全文转载率总排名位列第二、按综合指数总排名位列第五。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所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中,《教学与研究》2005—2010年的总被引频次分别为497、628、777、602、2687、2182,影响因子分别为0.515、0.62、0.74、0.446、0.601、0.514。
《教学与研究》不收取任何版面费,不涉及任何具有商业性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