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信息科技>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复合影响因子:2.626,综合影响因子:1.664,是优秀新闻类科技核心、CSSCI、国家级期刊,适合新闻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数学图书馆;知识组织与知识管理;情报分析与研究;应用实践;动态;特邀专栏;金融证券管理;企业信息管理技术。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简介:

重要通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已更名为《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1期刊定位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Data Analysi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学术性专业期刊。期刊创刊于2017年,由《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85-2016)更名。期刊聚焦各行各业中以大数据为基础、依靠复杂挖掘分析、进行知识发现与预测、支持决策分析和政策制定的研究与应用,致力于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最佳实践。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期刊依靠并融汇计算机科学、科学计量学、社会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数据科学、管理科学、预测分析、循证政策分析等领域,帮助人们从数据发现知识、从知识提炼智慧(洞察力)、从知识和智慧推演并设计解决方案,并且嵌入到知识密集和知识驱动的各行各业流程管理和决策支持。

2征文主题

期刊广泛吸纳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情报科学以及数字科研、数字教育和数字文化等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研究数据驱动的语义计算、内容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智能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技术、方法、系统以及支撑设施、政策与机制等,尤其是聚焦从海量、异构、分布、动态、甚至富媒体数据中挖掘和发现知识以支持研究、管理和决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主题领域包括:

(1)基于大规模数据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舆情监测、竞争情报分析、产业技术分析、竞争力评价、决策分析以及循证政策分析等。所涉及数据包括各类元数据、文本与网络数据、市场数据、社会数据、科学数据、多媒介数据等。

(2)基于知识组织、支持智能检索与分析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针对科学数据集与智能实验室、教育数据集与智能校园、社会与管理数据集和智能社会管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科技馆/数字出版平台以及各个领域的大数据化知识基础设施,所涉及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语义标注、知识组织、数据监管、关联数据、数据融汇、语义化平台、智能化流程、可视化管理与决策等。

(3)利用知识计算和知识发现技术驱动、优化和监控各类管理、服务、创新流程与机制的方法、技术和系统。包括但不局限于新型语义化学术交流体系、移动交互知识服务系统、合作交互知识管理机制、数字教育组织与管理、数字科研组织与管理、开放数字创客空间、智能化电子政务、智能化应急管理等。

3选题范围特别说明

因期刊投稿量迅速增加,为保证刊物主题范围具有明确的聚焦性专指性、保证刊物发文的鲜明研究性质和可靠研究质量、保证同行评审专家和编辑部对研究主题的可靠审查能力,进一步梳理《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目前阶段选题受理范围:

(1)利用文本或其他非结构化内容的研究、或利用文本或其他非结构化内容和数值型内容相结合的研究,或融合多类复杂内容的研究。一般情况下避免特定学科纯数值型的领域信息学或行业数值分析研究。

(2)针对语义分析、实体与实体关系挖掘、知识组织体系构建与融汇、知识图谱构建与融汇等的研究。一般情况下避免单纯数据处理技术或数值统计分析型的研究。

(3)针对重要问题和应用、面向决策知识发现的基于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指标的计量分析研究(例如文献计量、科学计量、社会计量、政策计算分析等)。一般情况下避免纯数学方法或专业理论的研究。

(4)利用复杂的多类数据来源、基于语义信息与知识组织机制及其集成融汇分析的集成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一般情况下避免纯信息系统构建与建设方面的研究。

(5)本刊强调研究性论文,强调论文以数据及其分析为基础、提出新方法新技术、进行规范对比验证。除对本刊覆盖主题范围进行态势分析预测的稿件外,本刊一般不收录:采用已有技术方法完成的纯情报分析类或工程建设类稿件;缺乏理论总结高度和深度的思辨分析类或简单评述类稿件;不收录数据来源不清、工具方法不清、对比验证不清的稿件。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