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期刊排名> 工程科技II> 机械工业>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吗?

时间:2024-11-22 16: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是统计源科技核心,审稿严格,投稿难度高。杂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复合影响因子:1.796,综合影响因子:1.229,是优秀机械类科技核心、北大核心、SCD、CSCD、国家级期刊,适合机械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增材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工程前沿、争鸣与反思等。。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中国机械工程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的前身是创刊于1979年的《湖北机械》,1983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经原国家科委批准,1990年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同时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其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92年更名为《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2年改为半月刊。经过30余年的努力,本刊从一份地方性期刊成长为优秀的全国性期刊,直至发展为名牌期刊。曾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高学术水平、高知名度)、国家期刊奖(连续三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连续三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湖北省出版政府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等奖项。国外著名检索系统如EI Compendex、 Scopus、AJ、Inspec/SA、CA 、CSA、JST 等均收录本刊;入选的国内重要检索系统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Q2区)等。

《中国机械工程》以反映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学术进展、报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系统的最新学术信息、传播重大机械科技成果、不断跟踪世界机械工程最新动向、注重完善机械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以探寻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以“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增材制造”等为主要栏目;以深内涵、广视野、强应变、高品味、厚基础为办刊特色。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编委会(第五届)共有机械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23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22位。正是在这一权威性极高的编委会的主持下,《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得以反映中国最新的高水平机械科技成就,指引中国机械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不仅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而且受到工业界的信任。由东风汽车公司等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和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组成本社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单位不仅给杂志的出版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且与杂志社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机械工程》自创刊以来,牢记科技期刊的使命担当,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特色,圆满完成了历年报道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行业科技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业内形成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机械工程》瞄准国家制造战略,围绕学科重点和热点、国家重大工程组织报道,并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工作,内容和传播两翼并举的知识服务新模式得到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机械工程》每月10日、25日出版发行,全年24期,成品为A4幅面,装帧质量优良,由中国邮政集团湖北省分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内外发行,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探询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期刊特色:跨学科、深内涵、广视野、强应变、高品味、厚基础。

主要栏目: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增材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工程前沿、争鸣与反思等。

收录情况: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科学文摘》Inspe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核心版(CSAD-C)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SCD)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