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时间:2024-11-25 01:30:12 来源:学术文海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是国家级期刊,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优秀机械类科技核心、北大核心、SCD、CSCD、国家级期刊,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复合影响因子:1.796,综合影响因子:1.229。主要栏目有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增材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工程前沿、争鸣与反思等。。
什么是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 确定的。确 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从影响力 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又称"中文核心 (PKU)"。
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 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九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北大核心期刊前五版是每四年更新一次,从08年往后每三年更新一次,并出版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该书为全国各位大专院校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4818977 条,引文记录 60854096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什么是统计源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另外,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9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90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中国机械工程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的前身是创刊于1979年的《湖北机械》,1983年更名为《机械工程》。经原国家科委批准,1990年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同时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其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92年更名为《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2年改为半月刊。经过30余年的努力,本刊从一份地方性期刊成长为优秀的全国性期刊,直至发展为名牌期刊。曾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高学术水平、高知名度)、国家期刊奖(连续三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科技期刊(连续三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湖北省出版政府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等奖项。国外著名检索系统如EI Compendex、 Scopus、AJ、Inspec/SA、CA 、CSA、JST 等均收录本刊;入选的国内重要检索系统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Q2区)等。
《中国机械工程》以反映中国机械工程领域的重大学术进展、报道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系统的最新学术信息、传播重大机械科技成果、不断跟踪世界机械工程最新动向、注重完善机械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为主要内容;以探寻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以“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增材制造”等为主要栏目;以深内涵、广视野、强应变、高品味、厚基础为办刊特色。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编委会(第五届)共有机械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23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共22位。正是在这一权威性极高的编委会的主持下,《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得以反映中国最新的高水平机械科技成就,指引中国机械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不仅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而且受到工业界的信任。由东风汽车公司等大中型机械工业企业和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组成本社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单位不仅给杂志的出版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且与杂志社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机械工程》自创刊以来,牢记科技期刊的使命担当,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和特色,圆满完成了历年报道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行业科技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业内形成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机械工程》瞄准国家制造战略,围绕学科重点和热点、国家重大工程组织报道,并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工作,内容和传播两翼并举的知识服务新模式得到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机械工程》每月10日、25日出版发行,全年24期,成品为A4幅面,装帧质量优良,由中国邮政集团湖北省分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内外发行,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办刊宗旨:探询学科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期刊特色:跨学科、深内涵、广视野、强应变、高品味、厚基础。
主要栏目:机械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可持续制造、增材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工程、服务型制造、工程前沿、争鸣与反思等。
收录情况: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科学文摘》Inspe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核心版(CSAD-C)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SCD)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