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
Sport
重要通知:《运动》杂志目前已停刊,具体复刊时间以杂志社消息为准。
《运动》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体育专业学术刊物,于2009年9月试刊,2010年1月正式出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651/G8,国际统一刊号为ISSN:1674—151X,每月出版一期。
一、本刊宗旨
知识创新,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动体育运动发展,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实践服务。
二、关于刊名与创刊背景
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体育运动”是途径,“增强人民体质”是目标。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运动”的内涵逐渐丰富,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并应用与实践。本刊将使用毛泽东主席这一题词中的“运动”手写体作为刊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中国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08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体育成为人们锻炼体魄、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砥砺作风、丰富情感的有效手段。人的身体以及精神的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是事业发展的依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蓬勃发展,已经积累而且必将继续催生体育运动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运动》应运而生,将成为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理论阵地和技术转化应用平台,为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国家“211”重点建设院校和国家体育总局惟一的直属大学,拥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科研、训练、国际学术交流资源,拥有一流的学术团队,拥有丰硕的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有条件也有能力把《运动》这一国内体育专业期刊中内涵最为丰富的杂志办好,使之成为我国新时期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本刊特色
1、本刊填补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种集体育政策法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科学研究于一体的高端体育专业期刊的空白。
2、本刊内容丰富、权威。既有宏观的及时的体育运动各领域的政策法规公布,也有专家学者的分析与解读;既有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也有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实践探索;既有国外体育产业先进理论的引进,也有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总结。
3、本刊业务指导部门横跨体育和教育部门;本刊学术支持单位依托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下属的专业学会、协会。因此,本刊能够得到及时、强大的业务指导和学术支持。
四、主要栏目
本期刊确定栏目将秉承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实践的原则,明确目标,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现阶段拟设立如下栏目范围。
政策法规、探索与争鸣、热点追踪、专家访谈、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教结合、体育名人、国外体育动态等。
期刊收录:
运动投稿需知:
重要通知:《运动》杂志目前已停刊,具体复刊时间以杂志社消息为准。
投稿须知
1.《运动》属于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
2.来稿内容必须无政治性错误、不泄露国家机密、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本刊刊登内容范畴;撰写文体格式符合本刊要求,文责自负;不一稿多投,出现剽窃他人成果者,自负所有法律责任。
3.来稿时请同时附上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出生年月、最后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正文请注明作者单位、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4.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或部委重点项目之类的论文,必须附上项目的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在题注中写明项目全称、编号等有关情况。
5.来稿用A4纸单面打印,同时提交电子文件(电子信箱yundongzz@163.com)。
6.编辑部对稿件具有编审权,如符合要求,由编辑部发出录用通知。若投稿1个月后没有收到编辑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7.作者收到编辑部录用通知后要及时寄回修改稿(有需要作者修改者),并
同意杂志社使用该稿件用于电子类期刊出版,稿酬一次性付清,编辑部即安排刊期予以发表,若逾期不寄回修改稿,编辑部将作自动撤稿处理。
8.不录用稿件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9.赠送当期杂志2册。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要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便于检索。
2.作者信息
(1)署名
作者署名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课题和制定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论文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2)单位
格式为:工作单位(应写全称,一般应写到二级单位),省市邮编
作者来自多个单位时,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序号后加下圆点,并相应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上阿拉伯数字的序号。
(3)简介
只著录第一作者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4.中文摘要
摘要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一般要求50~300字。(此条仅针对学术性论文)
5.关键词
关键词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之后。(此条仅针对学术性论文)
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找与论文对应的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6.Abstract
英文摘要包括论文题目英译、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英译等。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也可略为详细些。英文摘要置于“中图分类号”之后。(此条仅针对学术性论文)
7.Keywords
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完全对应,全部小写(专有名词除外),词间用“;”隔开。(此条仅针对学术性论文)
8.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是指所发表的论文是由哪一类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产生的,属于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资助课题产生的论文均要著录“基金项目”,其他层次低的基金资助项目一般不必著录。基金项目后面要注明编号。
9.分级标题
分级标题也称层次标题,是指除论文标题以外的各个级别分标题。分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序,不同层次的两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隔开,末尾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引用顺序置于文末,格式规范。
11.图表
图要清楚,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图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图题应简明,图序和图题居中排于图的下方。照片图、手绘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表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表题应简明,表序和表题居中排于表的上方。统一采用三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