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业

科技核心国家级

China Pharmaceuticals

《中国药业》杂志于1992年1月创刊,半月刊,大16开本,综合性医药科技学术期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药业杂志社编辑出版。

《中国药业》杂志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首批允许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期刊”,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期刊综合质量考核“一级期刊”。

2 数据库收录

《中国药业》目前被以下主要学术评价机构及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期刊

◆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

◆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

3办刊宗旨

宣传食品药品监管政策,传递医药科技研究成果,交流医药行业信息,传播医药科技知识,指导医药行业发展。

4期刊定位

面向医药行业研发、生产、经营、监管单位,医药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医院从业人员,开展学术科研成果交流。重点报道药物研制与开发,制药工艺革新,药品质量控制,药理学、毒理学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品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药物经济学评价,临床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监测,科学监管理论与模式创新等科技论文,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5栏目设置与主要报道内容

《中国药业》杂志设置有“专论”“研究”“药事”“综述”“个案”“简讯”栏目。主要报道内容如下。

“专论”:专家述评;研究项目综述;硕博论文开题报告;新药评介;本刊关注的热门话题等。

“研究”:实验研究(基础药理学、实验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化学与药理学等);检验检测(药物、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检测与分析等);临床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临床疗效试验、药物经济学研究等);管理科学(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政策、法规的系统研究,科学监管、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创新研究,医药行业战略规划、热点问题、发展路径的深度研究等)。

“药事”:监管实践(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手段创新等);合理用药(药物管理与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适当性的监测、分析、评估及干预,处方、用药医嘱点评及超常预警与干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监测,临床药学监护等);药房管理(药房管理制度、技术的创新与实践;药学服务方法创新与实践等);药学教育(药学学科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等)。

“综述”:医学、药学、药物相关新近研究概况与进展。

“个案”:临床药品不良反应个案。

期刊收录:

中国药业投稿需知:

本刊严格执行学术期刊稿件三审制(初审、复审、终审)和同行评议制度(专家审)。为保证期刊出版质量,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技术规范和本刊实际,对来稿作如下要求和规范。

1 政治要求

1.1文稿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医药卫生、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文稿不得侵权或涉及版权纠纷等问题。

1.2文稿内容不得有政治性错误、科技泄密和学术浮夸现象。应特别重视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港澳台、民族自治区)、外交(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宗教禁忌、民族歧视等内容的表述。文稿中不得误写国家和政府机构名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及职务。

2 学术要求

2.1 选题范围

文稿选题应符合《中国药业》的办刊宗旨,即应与“药”“械”“食品”“化妆品”有关。

2.2 科学性

文稿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对读者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应考虑的重点是:技术、方法是否成熟,科研设计是否严谨;临床研究的设计是否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流行病学的要求,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诊断依据和评价标准是否有文献支持,样本量是否充足,资料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和符合统计学要求,临床表现、疗效等观察指标是否客观、有无价值,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分。

2.3 创新性

文稿选题、所用技术与方法、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论著类文章与国内已发表的相关文章相比是否有作者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科研发现和见解。文献综述类、讨论类文稿应抓住当前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反映医药学发展的新水平并应有作者的观点或评价。

2.4 实用性

文稿选题所用技术与方法、成果是否有实用性。管理类文稿是否有作者的实践经验,是否对读者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3 写作要求

3.1 题名

3.1.1 文题

3.1.1.1 文题应精炼、确切并与正文内容相符,尽可能含有主题词或关键词,不用副标题。

3.1.1.2 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10个实词。

3.1.1.3 文题不使用外来语、符号、代号、药品商品名或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

3.1.1.4 英文题名首字母和实词首字母大写,除特定缩写外均小写;名词的拉丁文用斜体。

3.1.2 层次划分与标题

3.1.2.1 章条层次一般不应超过3级,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

3.1.2.2 章、条间尽量无悬置段。悬置段内容调整入相应章条中。

3.1.2.3 同一层次标题应表达同一层次的内容,尽量讲究结构、意义、语气的一致性,应注意上下层次的逻辑关系。

3.1.3 基金项目

3.1.3.1 若文稿受基金项目、科研计划等支持,应标注并在首页下方注明名称和项目编号。

3.1.3.2 分为国家级、省厅级、地市级基金项目或科研计划,名称包括体现项目级别的机构名称、项目全称以及项目具体内容,可供本刊上网核查。

3.1.3.3 标注有基金项目的文稿,请提供基金项目证明材料(包括项目批准件首页,以及含该项目名称、主持人姓名的内容页复印件或扫描件),先传扫描件后邮寄复印件,尽量加盖第一作者单位公章。

3.1.3.4 若文稿第一作者非项目主持人,应提供包括项目主持人在内的所有作者亲笔签名,并先传扫描件后邮寄原件,避免伪造基金项目。

3.2 作者及其单位

3.2.1 作者应对文稿内容负责,能回答审稿者提出的问题。

3.2.2 作者署名顺序应按对本文或本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序,一般不宜超过5名。

3.2.3 作者单位名称应写全称(含省市名),不得随意简化,如“药检所”(药品检验所)“医大一附院”(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2.4 作者单位名称后依次为单位所在省、地级城市名和准确的邮政编码。

3.3 中图分类号与文献标识码

欢迎作者投稿前准确著录相关数据。

3.4 摘要和关键词

3.4.1 本刊学术类文稿除“个案报道”外,均要求撰写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3.4.2 中文摘要一般100~300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阅读全文即可知必要信息),一般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

3.4.3 摘要不能简单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不使用公式、图表和非标准的术语、缩略语、符号,不引用参考文献。

3.4.4 摘要应以第三人称书写,不使用“本文”“我们”“笔者”“我院”等主语词。

3.4.5 英文摘要主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数据可略详于中文摘要。

3.4.6 中文摘要中数据应与英文数据、正文(含图表)相同。

3.4.7 关键词选择应注意代表性、专指性、可检性和规范性,一般3~8个,尽量用规范词,必要时用自由词补充,中、英文关键词内容、顺序应一致。

3.5 引言

3.5.1 引言应简述研究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一般不少于300字。

3.5.2 引言必须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切忌空话、套话、牵涉面过宽、详述历史过程或复习文献过多等。

3.5.3 引言不应涉及文中的数据或结论,最好不与摘要雷同,不使用插图、表格、数学公式、化学式等。

3.5.4 未经检索,引言中不可出现“国内外未见报道”“首次报道”等表述,也不可自我评价,如“达到××水平”“填补××空白”。

3.6 正文

3.6.1 内容基本要求

文稿内容应客观、真实,论据可靠,数值准确,语句通顺,逻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引用资料、数据、观点等须附参考文献。

3.6.2 实验研究类论文

3.6.2.1 “仪器与材料”项

动物:名称、种系、等级、性别、年(月)龄、体质量、样本数以及来源、饲养条件、健康状况,动物实验伦理学原则等;

仪器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检测精度或误差范围,以及生产厂家或提供者全称;

药品与试剂:正式化学名或通用名、规格、纯度,以及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或提供者全称;

中药材:原植物拉丁学名、来源或提供者,药材鉴定者单位、姓名、职称,处理方法。

3.6.2.2 “试验方法”项

实验设计:动物分组、模型制备、对照设计的方法,模型成功标准等;

干预或给药:干预方法,给药的剂量、时间、途径等;

指标观察或检测:观察方法、时间,样本取材部位和时间,指标检测方法及文献依据。

3.6.2.3 “试验结果”项

建议多用图表。结果叙述应客观真实、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尽量不与图表内容重复,且不应与讨论内容相混淆。

3.6.2.4 “讨论”项

可针对研究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观察指标等进行讨论。

应着重探讨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或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若不能得出结论,也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不必重复前言内容和结果部分的数据或资料,不应设置图表。

3.6.2.5 其他

药理学研究、药剂学研究、药物设计与合成、制药工艺改进与优选、药物成分分析的相关试验方法、指标检测等内容内容的要点可参照临床研究类或检验检测类论文,注意制药工艺改进与优选论文应有最优工艺的验证试验(至少3批样品)。

3.6.3 临床研究类论文

3.6.3.1 “一般资料”项

1)疾病诊断标准及文献依据;

2)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研究过程病例脱落情况;

3)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病例分组的随机化原则及方法;

4)各组对象的性别、年龄、疾病病程、病理分型、严重程度及其他重要的临床资料或特征,数据列表比较并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X2,t,F,U,P值等)。

3.6.3.2 “治疗或给药方法”项

应有具体治疗或干预方法,所用主要药物的剂型、规格、生产厂家全称及生产批号或批准文号,给药的具体途径、剂量、疗程。

3.6.3.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项

应有观察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或评分标准及文献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及文献依据。

3.6.3.4 “结果”项

应有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客观疗效观察或检测指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统计结果,数据最好列表说明并有具体的统计值(如X2,t,F,U,P值等)。

3.6.3.5 “讨论”项

应针对疾病概况,药物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药物与疾病的适宜性、应用优势,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与不足等进行讨论。中药及其复方制剂还应结合药物组分、组方的特点、功效、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应着重探讨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或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若不能得出结论,也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不必重复前言内容和结果部分的数据或资料,不应设置图表。

3.6.4 检验检测类论文

3.6.4.1 “仪器与试药”项

仪器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检测精度或误差范围,以及生产厂家或提供者全称。

试药:药品与试剂的正式化学名或通用名、规格、纯度,以及生产批号(对照品或标准品为编号)、生产厂家或提供者全称。

3.6.4.2 “方法与结果”项

检测或色谱条件:具体色谱柱的品牌、型号、柱长、柱径、粒径,柱温,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流速、检测波长等;

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色谱图:应有包括阴性对照溶液的色谱图,TLC图层次分明、反差适中,HPLC、GC图应有所检测主成分的标示,横纵坐标刻度明晰、量名称及其单位齐全,UV图各曲线标示明确。

方法学考察:系统适用性试验、阴性干扰试验(中成药检测很重要)、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检测限(有关物质)、破坏性试验(有关物质检查很重要,包括强酸、强碱、高温、高湿、强光、氧化破坏等)、回收率试验、耐用性试验(色谱柱不同品牌或批号、流动相变动)等。

样品测定:应有至少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含量测定)。

3.6.4.3 “讨论”项

应针对色谱条件选择、样品提取与处理方法、方法学考察、样品检测结果,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与不足等进行分析。

应着重探讨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或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若不能得出结论,也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不必重复前言内容和结果部分的数据或资料,不应设置图表。

3.6.5 药事管理类论文

文稿应把握选题方向的合理性、与当前政策法规的适应性,以及选题的研究水平。应注意文稿的格式规范,包括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结构式摘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特别需注意悬置段的处理。

管理科学: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政策、法规的系统研究,科学监管、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创新研究;医药行业战略规划、热点问题、发展路径的深度研究等;药品信息(药品说明书、广告、互联网信息等)管理探讨等。

监管实践: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实践与经验总结;技术支撑部门工作改进、技术创新等。

合理用药:药物管理与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适当性的监测、分析、评估及干预;处方、用药医嘱点评及超常预警与干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监测;临床药学监护;药物经济学研究等。

药房管理:药房组织与规划;管理制度、技术的创新与实践;药学服务方法创新与实践;药房设施、设备建设与管理等。

药学教育:药学学科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教学经验总结;执业药师、临床药师等药学人员的培养、继续教育、职业培训方法与实践等。

3.6.6 述评、综述类文稿

3.6.6.1 选题:应是业内普遍关心或想要了解的问题、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3.6.6.2 内容:具有综合性、评述性、先进性,应反映当前医药学发展的新水平,不能仅是简单的文献摘编,应有作者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性意见。

3.6.6.3 文献:尽量引用原创性研究论文、权威性期刊的文献;文后参考文献应有一定数量,宜多于25条;近期文献(近5年内)宜多于50%。

3.6.7 药物不良反应个案报道

应叙述主要病情经过,确证由该药所致,且应写明药物生产厂家或提供者全称、剂型、规格、生产批号。讨论部分应对该药致不良反应的现状,此次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的建议。

3.6.8 其他内容

3.6.8.1 数据

数据应真实、准确、可靠。本刊规定,各测量数据的数值、百分比、百分率等尽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3.6.8.2 统计分析

应明确交待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具体统计值。统计后,仅有P值不能反映重要的定量信息,应有具体的统计值(X2,t,F,U,P值等),且应在数据统计表中体现。

3.6.8.3 表格

表格设置应规范、简洁、明了、直观,具有自明性,宜用三线表。

表的内容简单,仅有少数数据时,可用文字表述,不必用表格。

若文字冗长、烦琐,用表格表达更直观、易理解,则应改文字为表格。

表与文字描述之间应不重复。

表随文走,文先表后,表序与文中一致。

3.6.8.4 插图

插图:应主题明确,具有补充说明和提供实证的作用。应有自明性,不读正文则可理解。

线条图:应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横、纵坐标齐全,且有量名称(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刻度分布均匀。

照片图:主要部分应轮廓清晰、反差适中,应标注拍摄条件(染色方法、放大倍数等)。

插图与表格、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不重复。

图随文走,文先图后,图序与文中一致。

3.6.8.5 名词术语

应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且用全称,不使用临床口语或简称(如“人流”“查体”等)。

全文名词术语应统一、规范,不得前后不一致。

缩略语或简称在专业内公认时可使用;名词全称较长(多于4字)且反复使用(全文超过3处)时可使用,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括号内注明缩略语)。

外文代号或简写应在文中首次出现在时写出中文全称及外文全称。

应仔细核实外文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

3.7 志谢

一般单独成段,不是文稿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例行的劳务一般不必专门志谢。

3.8 参考文献

3.8.1 除个案、消息、简讯外,一般均应有参考文献,且应为作者最新阅读过的、主要的、正式发表的、权威期刊的原始文献,应多于15条。

3.8.2 私人通讯、未公开发表或非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论文集、报告等)的著作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若确有必要,可于文中叙述或注明。

3.8.3 应以近5年内公开出版的期刊、书籍为主,电子出版物或公告应有可供查询的网址。

3.8.4 应逐条按国家标准或规范审核文献,请作者补全缺项。

主要栏目:

药业专论、药事管理、药学论著、检验检测、临床研究、药品评价、药学监护、综述等

期刊荣誉:

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药业数据统计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我们提供的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

学术顾问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晋升难度.

杂志推荐

杂志推荐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论文撰写指导

论文撰写指导

编辑一对一撰写指导,论文疑难解答,轻松应对退稿、返修.

中国药业相关评论:

喻***

2024-11-23 10:27:28

一共修改了二次,审稿老师给的修改意见非常具体和仔细,对于提高论文质量有很大帮助。很不错的杂志,编辑的态度相当好,有问必答~~!感谢!推荐投稿!

钱***

2024-10-28 07:14:18

中国药业编辑态度非常好,11月初投稿,中旬回审稿意见,7天后返回修改后的论文,12月中旬通知录用的。修改意见也很认真,从中学到不少,对我下次完成文章提供不少帮助。

公门***

2024-08-23 17:48:00

深入微观企业,剖析模式逻辑,拨开企业对外公关的繁荣表象,深入企业管理内部,观察、挖掘、剖析企业的商业模式,很权威的财经杂志!案例分析得很精细,关于目前很多国际事件也很及时报道分析。这本杂志内容非常帮,一直有都看,现在网上订就省心多了,不用每次跑出去买。

仲长***

2024-08-14 19:45:27

虽然现在投了,但还没被录用,一直在等,现在审稿状态是编辑再退修,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希望可以被录用,感恩。如果有结果,还会来点评,编辑是非常认真的,不管结果怎样,感谢。

东宫***

2024-07-31 10:26:24

中国药业的审稿流程还是相对规范的,整个过程审稿老师和编辑工作效率都很高,非常认真负责。对于外审老师给予的意见,本人大修后改了文章题目,并写了详细的、诚恳的修改回复,以附件形式上传,本来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也许编辑被打动了吧,给送了外审,并最终录用,感谢负责任的编辑和审稿人!

裴***

2024-07-09 10:14:52

修改过两次,第一次有一条意见没按照外审意见修改,返回继续修改,一般编辑要求按外审意见逐条修改,修改完后就基本确定接受了,去12份投稿到今6月见刊,速度快,编辑也很负责!忍不住要给32个赞。

田***

2024-06-24 20:28:46

中国药业杂志的编辑很负责,竟然周末还收到编辑的邮件可见编辑非常的敬业,态度也超好!

端木***

2024-05-20 05:44:58

三个审稿人,一个说不好,一个说大修改,一个说很好,所以负责我这篇稿子的副主编还是让我们修改了。总之没直接拒就有很大的接受可能性。最后我很认真的回答审稿人提的问题,并且有让审稿人结果接收了。所以选择负责稿子的副主编常常也对中稿率有影响。

褚师***

2024-03-03 01:32:51

3月上旬投的论文,3月底就收到审稿意见,要求修改重审,提供了详细的审稿意见。4月中旬修改后再投,5月中旬就同意发表了,还算是比较顺利的。不过,听说中国药业见刊还要等8个月多,要有足够耐心啊~

石***

2024-02-21 03:58:43

纸质不错,包装严实,服务也很热情,字迹清楚很满意,杂志也都是全新的,没有任何损坏,客服认真负责,非常满意!!

加急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