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科医师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中华全科医师》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798/R,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
《中华全科医师》以科学性、普及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用全科医学的科学理论和知识技能指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以人为本,为医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是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国家级杂志(CN:11-4798/R,ISSN:1671-7368),也是惟一专门服务于基层及社区全科医师的“中华牌”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它的创办符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医学界最高学术团体主办的期刊,《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不仅负有培养全科医师的使命,还担负着培育学科、推动学科建设、探索学科方向与发展的职责。
期刊收录:
中华全科医师投稿需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投稿须知:
1、《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能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践意义。要求论点明确、资料真实,文字准确精炼、层次清楚、工整规范。
2、《中华全科医师杂志》论著、综述等一般在4 000字左右(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不超过2 000字。
3、《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最好不设副标题。尽量不使用缩略语。
4、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集体署名的文章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负责人,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作者姓名排序需在投稿时确定,需要更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一经编排,不得更动。
5、摘要:论著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列出全部作者,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 WU Jian-ping, QIN Jan, 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irst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China。
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7、医学名词: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该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8、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高宽比例以5∶7为宜,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9、计量单位: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μg/天应改为μg·kg-1·d-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V为斜体。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文内首次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厘米水柱(cmH2O)时,应注明与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0.133kPa,1 cm H2O=0.098kPa)。。
10、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5、~95 %要写成5 %~95 %,50.2±0.6 %要写成(50.2±0.6)%,75、4±18、2 mg/L要写成(75、4±18、2)mg/L。附带尺寸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1、统计学方法: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3、45,x2=4、68,F=6、79等)。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表示。常用的有:1、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x(中位数M);2、 标准差s;3、 标准误s; 4、 t检验; 5、 F检验;6、 卡方检验χ2;7、 相关系数r; 8、 自由度υ; 9、 概率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1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功能方法。如调查设计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试验,是否采用了分盲法措施等。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13、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使用(见本刊公示),其他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注明全称,然后用括号写出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HS)。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14、参考文献:写作时应亲自阅读主要原文文献,并尽量精选。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但可在文中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与原文核对无误。责任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著录,超过3位时,只著录前3位作者,其后加“,等”(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15、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16.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17、来稿需经作者所在单位主管学术机构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18、 来稿要求一式两份,经网络投稿应同时寄送纸样稿件。请自留底稿,除非作者声明,一律不退还原稿(图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