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胃肠内镜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lectronic Edition)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DVD-ROM)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新出审字[2013]1400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9348/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7157,2014年8月创刊,发行周期为季刊,办刊形式为电子版+纸质导读本,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期刊,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0233号。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承办(2016年军队停止有偿服务之后,改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承办 )、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
本刊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遵照《中华医学电子出版系列杂志出版和管理规章制度》办刊,重点刊登我国消化内镜领域新技术、临床及科研工作的新进展,促进国内外消化内镜技术学术交流。主要读者为消化专业医师及相关医教研人员。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创刊于2014年8月,本刊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令狐恩强主编作为国际胃肠内镜诊治领域的领导者,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主任委员,带领本刊将重点报道我国最新消化内镜学科的诊治技术和最新的原创消化内镜临床医学研究及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以消化专业的医、教、研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主要栏目有:专家笔谈、共识与指南、论著、综述、经验交流、护理园地和病例报道。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是消化领域的专业学术杂志,其不仅传递文字和图片信息,并能够用音频、视频、文字和图像融合的方式,全方位传递多媒体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和传播效率更高的优势。
与同类期刊相比,我刊聚焦于原创性的消化内镜新技术的报道,更能够引领消化内镜行业的发展方向。如本刊的特色栏目视频栏目,包括手术视频操作、疑难手术要点分析、规范化技术操作、专家讲座等。这些栏目的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杂志的优势,使广大读者更快更高效地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操作。
我刊把我国原创的胃肠内镜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国内外学界,同时也把世界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我国同仁。除了以光盘形式定期发布信息以外, 还会在官方网站第一时间将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文章进行优先在线发表。
我们组建了全国知名专家和优秀中青年学者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均为国内消化内镜领域内非常活跃的新技术、新知识的原创者和传播者。成员有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的主委和副主委以及委员,保证学术方向领先。
期刊收录:
中华胃肠内镜投稿需知: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投稿须知:
1、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本刊将优先考虑发表视频投稿。视频稿件可以是论著、病例报告等文稿的补充材料,也可以是独立的完整视频稿件。独立的视频稿件可以是手术操作、病例诊治、讲座等,须附300 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2、《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文章的文题应力求简洁,充分反映文章的主题。
3、 署名作者以下3 条须同时具备:(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作者署名有争议或投稿后申请变更作者顺序者,需附全部作者签名的说明。
4、论著及综述类稿件须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部分。英文摘要应包括英文文题、汉语拼音书写的所有作者姓名(姓和名均首字母大写,名字连续拼写;为双姓组合时,双姓间加连字符)及第一作者的英文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省份名称及国别,以及通信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及其Email。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的个人简介(含出生年份、性别、学历、职称和研究方向)、Email和联系手机。
5、论著和综述须标引3~5个关键词。
6、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7、统计学符号:按GB335。
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8、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