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
《中医康复》创刊于1985年,原名《按摩与康复医学》,为月刊,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已被《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187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757/R。国内邮发代号46-114,国外发行代号SM6621。
本刊以“传承创新,融合并举”为办刊方针,以中医学术为根,康复专业为本,着重反映中医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技术成果,关注中医康复的学科现状与发展,凸显中医康复特色;兼容并包,注重康复医学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特点,促进临床康复防治对策的实施与转归研究更深入。刊载论文以发扬中医康复的诊治水平、临床疗效和学术影响力为己任,主要报道康复医学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康复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等。
本刊主要栏目有:临床·应用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综述·理论研究、辨证思路·名家论坛、循证医学、中医药信息研究、康复标准、临床指南、专题康复(骨与关节的康复、神经康复、卒中康复、疼痛康复、产后康复、智能康复、运动康复等)。
本刊对国家级基金资助,或符合专题内容的稿件,采用绿色通道优先刊发。
期刊收录:
中医康复投稿需知:
1.来稿要求
符合本刊体例要求,并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导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标点正确;论著类需主题明确、层次清晰,临床或基础研究类方案设计合理、方法具体清晰、数据真实客观、统计方法及统计描述准确,并应说明是否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且均须突出重点、语言表达简练通顺。所有文章均需有基金项目资助,省部级及以上项目优先刊用。
2.栏目设置
设立“临床·应用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综述·理论研究”“辨证思路·名家论坛”“循证医学”“中医药信息研究”“康复标准”“临床指南”“专题康复(骨与关节康复、神经康复、卒中康复、疼痛康复、产后康复、智能康复、运动康复等等)”等栏目。
3.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贡献大小排列,姓名之间用“,”分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右上角用序号标注,还应确定通讯作者,并在其右上方标注△号,并且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位;应在文稿显眼处列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
4.文章题目
力求简洁、突出重点,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英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5个实词。
5.作者单位
作者工作单位列于姓名下方,包括单位全称、省、市、邮编(如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方标注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前标出相应序号,邮政编码后加“;”表示(如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6.文章摘要
所有文章均附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模式书写,字数一般在800字以下,英文摘要约1000字;综述类文稿可采用指示性摘要,字数一般在200~300字左右。不要在摘要中标注参考文献。
7.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可参考《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8.参考文献
根据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中相关内容右上角以角码标出([1]、[2,5]、[6-7]等),并在讨论后列出其详细信息,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可全部著录,超过3人者则著录前3人,后以“等”表示;中文期刊列出全称,外文期刊名称缩写则以Index Medicus格式为准。
9.作者简介
在文稿显眼处列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10.基金项目
各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请于文稿醒目处以“基金项目”标明,列出课题来源与编号,并在投稿时上传项目相关证明文件。
11.联系方式及发票
投稿时请认真填写准确无误的详细地址、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等邮寄信息,需开发票者还应仔细填写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电子邮箱等信息,发票一经开出,恕不接受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