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态环境学报》(月刊)于1992年创刊,原刊名为《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由广东省土壤学会和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主办。现任主编为陶澍院士,执行主编为李芳柏研究员。
《生态环境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590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661/X。办刊宗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为我国和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学报主要刊登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具有明显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重大调查研究报告,少量刊登对这两个学科的重大前沿问题具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和观点类文章。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资源保护、地理学、农业科学、林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者阅读。
学报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每篇稿件均送3位相同领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审,不断规范和优化编校制度和专家审稿制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态环境学报》已在我国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多年来为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20年各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期刊(CSCD之C库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期刊,长期位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Q1区;2021年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Q2区;2020入选中国科协组织各大学会评选的世界“生态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即世界知名学术期刊。
据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生态环境学报》2020年的影响因子为2.667。近几年影响力指数(CI)在74种环境科学类中的排序为4—7。
另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21年的引证报告,《生态环境学报》2020年的核心影响因子为1.735(在2000余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中的统计数据)。多年来,核心综合评价总分在38种中国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中的排序为4—7,在8种中国生态学类核心期刊中的排序为3/8。
《生态环境学报》始终立足学术前沿、关注理论创新、突出生态环境综合学科和野外实验研究的特色,已逐步接近国内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和“广东省精品科技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响应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战略要求,力争成为世界生态学与环境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显示度的学术期刊,为我省以至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收录:
生态环境学报投稿需知:
1《生态环境学报》是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4-590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661/X。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20年各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数据库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具有明显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论文、重大调查研究报告,少量刊登对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重要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和观点类文章。本刊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欢迎国内外有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投稿。
2所有稿件要求第一作者在所著述的领域或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综述文章要求第一作者具有副高级及其以上的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刊登第一作者为在读本科生及本科以下在学学生的稿件。
3要求研究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在学术上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结论,或提出了新的方法,对有关专业领域有所贡献,开创或推进了某方面的研究。涉及地理区域研究的,则区域范围应该较大且具有代表性。若文章的研究对象有行政区域的限制,则该行政区域不能小于一个地级市。
4文章要求精练。每篇研究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8个页码(按本刊的版式计算,8页约有1.8万字,特别优秀的研究论文、综述可放宽至10个页码;正文字号为“五号”字,图表、参考文献字号为“六号”字;正文行距为15磅──作者投稿时可暂用单倍行距,参考文献为12磅);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图与表不要重复。按本刊近期的格式排版(但暂不分栏,由编辑部排版时分栏);使用规范简化字。
5每篇文章附上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为600个汉字左右;关键词6-8个);研究论文中的摘要应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过程和方法、结果和结论。综述文章的摘要应包括论述的问题、重要进展和作者的新观点、新认识、研究展望。
6插图用电脑制图;图中文字应简明。图幅及图文框不宜太大。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取消竖线和斜线。
7本刊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编辑,要求来稿有较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包括正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其符号,正确使用名词术语和正确著录参考文献等方面。
8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参考文献。除学位论文外,非公开出版的请勿引用。作者本人未阅读过的文献也请勿引用(本刊编辑部在碰到问题时,有可能要作者提供原文献)。作者或编者为3人以下的(含3人),应全列出;为3人以上的,在第3作者或编者后加“等”字。每种参考文献的著录项必须完整(包括用方括号标注文献类型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著录规则举例如下:
期刊论文:作者,出版年.题名[J].刊名(外文也要写出全称,不缩写),卷号(期号):页码.
专著:作者,出版年.书名[M].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论文集:作者,出版年.题名[C]//文集编者.文集名.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完成年.题名[D].论文保存地:论文保存单位:页码.
标准文献:作者,出版年.标准号,标准名称,书名[M].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9来稿请在末页附上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传真号码;注明项目来源和编号。本刊优先发表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各种科技项目的研究成果,特别欢迎和优先发表高水平的、原创性的(original)实验研究论文,以及对某个重大的科学前沿问题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的综述文章。
10来稿由本刊编委会审定。文责自负,但编委会和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如有较大的修改,将征求作者的意见。
11勿一稿多投。不拟刊登的稿件将在收稿后60天左右告知(请留意作者本人的电子信箱)。投稿6个月后,作者如要自行处理稿件,请先询问编辑部对于稿件的处理情况。来稿一般不退回,请自留底稿。为维持刊物的运作,本刊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稿一经发表,即赠当期期刊2册,并一次性付给稿酬。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和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已通过几种媒体上网,以及通知若干数据库发行至国外,对于本刊加入数据库、光盘版、上网和发行至国外的文章,本刊不另外发给稿酬。不愿意加入数据库、光盘版、上网和发行至国外的文章,请勿投来本刊。
12投稿后不得更改作者姓名、排序和工作单位;修改稿发给编辑部后,若编辑部没有再提出修改要求,作者不得再做其他方面的修改,故发来修改稿之前,作者必须认真校对修改稿,确保修改稿正确无误。
13编辑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生态环境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510650
电话号码:020-87024961
网址:http://www.jeesci.com
E-mail:editor@jeesci.com
14欢迎使用本刊的稿件处理平台进行投稿(本刊不受理纸质稿和邮件投稿),投稿后请作者随时通过该平台了解本人稿件的处理进程。亦欢迎在该平台上免费查阅本刊已发表的论文。
给本刊编辑部发送电子邮件时请写明邮件的主题,以免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