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教育观察》是2012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创刊的教育学类学术期刊,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广西期刊传媒集团编辑出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学术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教育观察》始终秉持“立足教育实践,展望教育未来”,致力于在教育实践中以“观察”为方法,以“观察者”为主体,以“新观察”为旨趣,打造从教育实践中洞察教育未来的教育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主要刊登教育教学论文,形式上包括单篇论文出版和专题论文出版,内容上包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71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1388/G4
联系地址:广西桂林普陀路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教育观察》编辑部,邮编:541004
联系电话:(0773)5831800
投稿邮箱:gljygc@163.com,gljygc@gxqkcm.com。
期刊收录:
教育观察投稿需知:
来稿邮箱
官方投稿邮箱为,gljygc@gxqkcm.com或gljygc@163.com(gljygc为"桂林教育观察"的拼音首字母),来稿邮件主题请注明“作者姓名+题目”。
编辑部电话及地址
编辑部电话:0773-5831800
地址:广西桂林市普陀路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观察》编辑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
收刊范围
《教育观察》主要出版教育教学论文,形式上包括单篇论文出版和专题论文出版,内容上包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
字体及字数
投稿文章应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空两个汉字空格,稿件字数不少于6000字,要求语句通顺,文字规范。
前置部分
1题目
题目是论文的总纲,是反映论文中重要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题目是题眼,应当简洁明了,不宜超过25个字,题目过长者,宜添加副标题。
2作者信息
作者信息具有以下意义:拥有著作权的声明;文责自负的承诺;联系作者的渠道。作者信息的内容,一般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通信方式等。
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三人,最多为五人。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字数建议在300 字左右。
摘要不要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如“本文”“本研究”“文章”,不能笼统介绍文章,而应浓缩文章,要写出文章主要内容。不宜用这样的表述方法,“本文通过探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这种就属于笼统介绍,要写出具体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措施是什么,要有实际内容。另外,要注意摘要不进行研究评价。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便于文献检索从题名、摘要或正文部分选取出来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关键词要有检索意义,不应使用太泛指的词,例如“方法”“理论”“分析”等。
每篇论文以选取3—8个关键词为宜。
5其他项目
论文前置部分要求、建议或允许标注的其他项目。
基金资助项目产出的论文,应标注该基金来源、名称及项目编号。示例: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跨境电商背景下广西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7C447)。
正文部分
1一般要求
正文部分通常包括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等。
标题简洁明了,为段落学术观点的提炼,且标题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结构合理,前后呼应。
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有原创新和创新性,在文后明确创新点。
2引言
引言内容通常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理由,预期结果及其意义和价值。宜做到:切合主题,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创新点,客观评介前人的研究,如实介绍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
3主体
主体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均在此部分阐述或展示。
主体部分的结构,一般由具有逻辑关系的多章构成,如理论分析、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均宜独立成章。
在提供教学案例、实例辅助论述时,应结合选题,对教学案例做深度剖析,而非罗列。文章若侧重于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在叙述具体做了什么以及效果怎样的基础上,最好能再总结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其他教师的先进做法,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
在提供公式、模型、图表时,不建议套用模型和复杂公式。公式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图表应规范、整齐、清晰、美观,不建议使用彩图。图题和表题应单独成行,准确表述图表内容。
4结论
结论是对研究结果和论点的提炼与概括,不是摘要或主体部分中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宜做到客观、准确、精练、完整。
如果推导不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写作“结束语”,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等。
5参考文献
论文中应引用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符合基本规范,以专著[M]、期刊论文[J]、研究生毕业论文[D]为主,对应的编号须在正文中用上标标注。引用文献出版或见网时间应明显早于文章的收稿时间。此外,文章均不设脚注、尾注。
附录部分附录部分是以附录的形式对正文部分的有关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论文一般不设附录,但本刊特推出延伸出版,即将无法在文章正文中呈现的原始材料、数据、图片等,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作者投稿时,可将一些无法在文中呈现的辅证材料和原始数据一起提交编辑部,编辑部将其数字化后在文中提供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延伸阅读。
其他须知
1稿件为近期本人原创,或与他人合作的原创作品。稿件重复率低于15%,一旦发现重复率较高,会做退稿处理,且列入学术不端名单。
2来稿请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争议等,如出现法律纠纷,作者自负文责。
3来稿一律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4本刊会在编校过程中对文稿进行适当修改、删减等,如不同意改动,请投稿时注明。
5本刊文章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知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
6请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3周左右。稿件无论录用与否,都会邮件回复审稿结果。若三个月内未收到相关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