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科技核心SCD国家级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科学技术与工程》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2017、2014、2011年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所检索、统计的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适合于希望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情况、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特别是对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进展的读者订阅。可供自然科学界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高等院校师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

期刊收录:

科学技术与工程投稿需知:

(1)正文宋体5号字,全文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左右为2厘米。双栏;单倍行距。

(2)英文摘要、图题表头等请认真翻译并达到英文写作要求。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图题和表题都要对应。

(3)第一作者简介和通信作者简介信息应提供完全(参考本刊模板)。

(4)正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均须给出全称,全称中除专有名词外均小写。

(5)图、表第一次出现之前应在文中提及。图表中文字最小6号字,线条清晰,且在word文档100%显示比例下清晰可辨。图表版式采用嵌入型。

(6)多个分图须有分图题。图表中的英文翻译成中文。色标块标出中文图例和单位。

(7)所有变量符号在其首次出现后必须加以说明。

(8)公式请用mathtype等公式编辑器录入成可编辑形式,请勿做成图片格式。

(9)注意文中及公式内变量的正斜体、是否向量和矩阵等,变量为斜体,矩阵和向量应为斜体加粗,变量下标正斜体和变量一样处理(下标本身表示变量就是斜体,说明性质的字符为正体)。

(10)参考文献须在正文提及(参考文献格式见投稿须知-参考文献格式)。文献按照顺序在正文中注入。中文文献提供对应的英文译文(原文无相应英文的请自行翻译)。

(11)数字与单位符号之间空格,数字三位一空。正文和图表中的科学记数法请用“数值×10n(n为上标)的形式表示。

(12)图片要求如下:

1.图中注释字号一般小于正文1号,中文用6号宋体字(制图软件中的7磅宋体字),数字及英文为6号Times New Roman体(7磅)。

2.坐标轴的刻度线向内,标目对坐标轴居中。

3.函数线用粗线,一般取0.25~1.0 mm(制图软件中的0.5—1磅线);刻度线宽或高1 mm。

4.单栏排的图宽60~80 mm,竖排多张小图,标目下加(a) ,(b),…,高小于220 mm;通栏排的图宽140~160 mm,多张通栏图排列,标目下加(a) ,(b),…,高小于220 mm;图宽度大于170 mm的图需卧排,长宽尺寸在140~240 mm内。

5.照片图,图中无文字的,需提供分辨率为600 dpi的tif文件。尺寸要求同上。图中有文字内容,需提供PDF矢量图。即作者用制图软件存储成PDF(印刷精度或高精度打印)文件。有标尺的图,把标尺放在图的右下角。

6.作者提供Word文件的格式(前提是在Word或Excel里绘制的)图,可直接用Illustrator软件进行修改处理。否则请提供PDF矢量图。

主要栏目:

研究简报_石油;天然气工业;研究简报_建筑科学;研究简报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研究简报_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论文_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天文学;地球科学等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数据统计分析: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数: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我们提供的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

学术顾问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解决晋升难度.

杂志推荐

杂志推荐

正版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论文撰写指导

论文撰写指导

编辑一对一撰写指导,论文疑难解答,轻松应对退稿、返修.

科学技术与工程相关评论:

韦***

2024-11-06 08:26:23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的编辑老师,确实应给高度评价!工作效率非常认真负责。我下午投了一篇关于教材建设的文章,晚上编辑就亲自打电话告诉我论文需要修改的地方,语句和修饰都告诉的挺详细,特别负责任。而且超级感动!特别推荐,真的能从中学到不少。

夏侯***

2024-08-26 17:39:45

今七月份投的稿,十月份外审结束,但是没给结果,给编辑部发信息没回,过两天再看稿件状态改成外审(2)了,还得再等一个月,纠结~~

鱼***

2024-08-17 06:31:41

总得来说,科学技术与工程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编辑也很耐心负责。专家修回意见,比较中肯,有参考价值。按照以往说法,如果是修改后编辑终审,一般问题都不大。所以认真按照专家意见条条回复修改后,即上传修改稿。编辑部处理速度快、工作规范,满意。

欧阳***

2024-07-09 11:03:38

初审后有8条审稿意见,一条条认真修改,一条给出了理由反驳。庆幸的是返修后的第二天就接收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编辑效率真快。给力!祝大家好运!

胡***

2024-06-26 12:30:26

审稿速度很快。12月20投稿,12月28号审稿, 1月2日 审稿意见回,两个审稿人一人给了一个建议,1月5日修改好投稿,1月7日 接收。 总体感觉很顺畅,速度很给力。

公玉***

2024-06-18 06:03:19

4月10号晚上投稿,11号早上收到确认回复,12号早上收到录用通知,对审稿速度直接无语,版面费小贵,7个月左右见刊,加急的话是再加点钱,对版面费更是无语,从收到电子版录用通知起50天内汇款,还是比较好的。

凤***

2024-05-26 01:18:51

个人感觉论文思路新颖最重要的,修改一定要按照专家的意见修改,态度要端正,不能烦躁,还是比较容易投中的,该期刊的编辑比较负责,态度不错,赞一下!

臧***

2024-03-21 14:25:48

两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非常有建设性,不愧是国内的顶级专家,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对我后续工作都很有帮助。编辑老师很好,但一般创新性不强的文章很难过她这一关,不过的话,编辑老师会建议你投其它期刊。

尉迟***

2024-03-21 13:29:27

编辑人很好,有一个专家意见返回了,另一个迟迟没有消息,编辑也帮着催了好几次,后来给换了另一个审稿专家,感觉审稿快慢跟研究方向有关,毕竟有些方向开设的院校就少,审稿专家也不好找。

司徒***

2024-02-10 06:05:53

3月13到5月27,恰好2个多月,整体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外审专家的意见也很有见地。复审没有审稿意见直接跳进终审,终审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月搞的有点慌,终审后的退修是格式上的小问题和同意录用的通知。

加急见刊